|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 ·采购绩效评价 | 第13-14页 |
| ·采购模式选择 | 第14-15页 |
| ·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 ·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 Method) | 第15-16页 |
| ·综合评分法 | 第16-17页 |
| 第3章 公司采购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7-23页 |
| ·公司基本情况 | 第17-18页 |
| ·公司概况 | 第17页 |
| ·公司组织结构与产品市场 | 第17-18页 |
| ·采购部组织架构 | 第18-19页 |
| ·行业概况 | 第19页 |
| ·德国大陆汽车采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23页 |
| ·德国大陆汽车采购的现状 | 第19-21页 |
| ·德国大陆汽车采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1-23页 |
| 第4章 采购绩效指标体系 | 第23-31页 |
| ·采购绩效指标 | 第23-26页 |
| ·大陆汽车的采购目标与任务 | 第23页 |
| ·采购绩效的评价指标 | 第23-26页 |
| ·采购绩效指标对采购总体绩效的敏感性分析 | 第26-31页 |
| ·采购绩效指标的变化对于采购绩效的影响程度 | 第26-28页 |
| ·敏感性分析法 | 第28-29页 |
| ·修正敏感性分析结果 | 第29-31页 |
| 第5章 不同采购模式对采购绩效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31-40页 |
| ·采购模式 | 第31页 |
| ·德国大陆汽车不同采购模式的对比 | 第31-35页 |
| ·组织架构 | 第31-32页 |
| ·采购流程 | 第32-33页 |
| ·供应商管理策略 | 第33-34页 |
| ·采购透明度 | 第34-35页 |
| ·不同采购模式下的采购绩效指标分析 | 第35-40页 |
| ·新零件采购价格对于项目目标价的完成程度(Target costing) | 第35-36页 |
| ·百万件不良率(PPM) | 第36-37页 |
| ·项目响应速度(Sourcing time) | 第37页 |
| ·低成本国家采购率(BCC rate) | 第37-38页 |
| ·未来可持续降价可能(Long-term productivity) | 第38页 |
| ·付款周期(Payment condition) | 第38-40页 |
| 第6章 不同采购模式的绩效分析 | 第40-48页 |
| ·采购绩效评价方法的构建及采购绩效计算 | 第40-45页 |
| ·采购绩效指标的确立 | 第40页 |
| ·指标权重确定 | 第40-41页 |
| ·确定大陆汽车2013年在不同采购模式下的绩效指标实际值 | 第41-44页 |
| ·确定绩效指标的标准值 | 第44页 |
| ·评价方法的确立以及计算 | 第44-45页 |
| ·三种采购模式下的采购绩效分析 | 第45-48页 |
| ·不同采购模式的采购绩效敏感性分析 | 第45-46页 |
| ·结论 | 第46-48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48-50页 |
| ·全文总结 | 第48页 |
|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建议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卷内备考表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