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s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创新点 | 第10-12页 |
2 论题相关概念要述 | 第12-14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第12-13页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第13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 | 第13-14页 |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 | 第14-17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时代背景 | 第14-15页 |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要求 | 第14页 |
·国内环境 | 第14-15页 |
·国际环境 | 第15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 第15-17页 |
·马克思主义是灵魂 | 第15-16页 |
·共同理想是主题 | 第16页 |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 | 第16页 |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 第16-17页 |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 | 第17-19页 |
·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 | 第17页 |
·坚持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 第17页 |
·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第17-19页 |
·是大学生自我成才的方向保证 | 第18页 |
·是激励大学生自我成才的精神动力 | 第18-19页 |
5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认识现状 | 第19-22页 |
·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识 | 第19页 |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识 | 第19-20页 |
·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认识 | 第20-21页 |
·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 | 第21-22页 |
6 影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原因分析 | 第22-28页 |
·教育主体认识不到位 | 第22-23页 |
·教育客体价值观偏失, | 第23-25页 |
·政治信仰不坚定,理想信念不清晰 | 第23-24页 |
·价值取向物欲化,集体主义意识缺乏 | 第24页 |
·诚信意识缺失,法制观念淡薄 | 第24页 |
·贪图安逸享乐,缺乏正确荣辱观 | 第24-25页 |
·教育环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 | 第25-26页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第25页 |
·文化多元化导致价值观多元化 | 第25页 |
·信息网络化加快信息传播导致信息污染 | 第25-26页 |
·国外反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 第26-28页 |
7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策 | 第28-38页 |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教育主体的自觉教育行为 | 第28-31页 |
·强化学校领导的自觉意识 | 第28-29页 |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骨干教育作用 | 第29页 |
·提高政治辅导员的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 | 第29-31页 |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学生的心理认同和自觉追求 | 第31-36页 |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克服学生政治信仰迷茫 | 第31-33页 |
·坚定共同理想,克服学生理想信念模糊 | 第33-34页 |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克服精神动力不足 | 第34-35页 |
·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克服学生道德行为失范 | 第35-36页 |
·改进高校的育人环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 第36-38页 |
·强化校园制度建设 | 第36-37页 |
·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 第37页 |
·拓展建设新途径 | 第37-38页 |
8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