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前言 | 第7-12页 |
·选题意义 | 第7页 |
·相关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7-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简评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基本内容 | 第10-11页 |
·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涵义 | 第12-14页 |
·自立 | 第12页 |
·自强 | 第12页 |
·自立自强精神 | 第12-13页 |
·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 | 第13-14页 |
3 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培育的理论依据 | 第14-19页 |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14页 |
·党的四代领导人有关自立自强精神培育的主要思想 | 第14-19页 |
4 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重要原因 | 第19-29页 |
·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抽样调查 | 第19-23页 |
·调查目的 | 第19页 |
·调查对象 | 第19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19-20页 |
·调查结果 | 第20-23页 |
·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 | 第23-26页 |
·不思进取的政治觉悟 | 第23-24页 |
·思想上的消极态度 | 第24页 |
·不认真的学习状态 | 第24-25页 |
·生活上厌倦懈怠 | 第25页 |
·缺少社会实践能力 | 第25-26页 |
·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缺失的重要原因 | 第26-29页 |
·高校德育教育模式滞后 | 第26页 |
·社会环境变化的消极影响 | 第26-27页 |
·家庭条件变化的消极影响 | 第27页 |
·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 | 第27-29页 |
5 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 | 第29-31页 |
·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培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 | 第29页 |
·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培育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29页 |
·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培育是扭转目前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缺失局面的迫切要求 | 第29-31页 |
6 对加强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培育的思考 | 第31-37页 |
·培育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应坚持的主要原则 | 第31-32页 |
·主体性原则 | 第31页 |
·激励性原则 | 第31页 |
·渗透性原则 | 第31页 |
·持续性原则 | 第31-32页 |
·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培育的主要途径 | 第32-37页 |
·改进和优化高校德育教育模式 | 第32页 |
·营造弘扬自立自强精神的校园文化 | 第32-33页 |
·优化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培育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 | 第33-34页 |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 | 第34-35页 |
·加强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情感呵护 | 第35-37页 |
结束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附录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