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次第6-8页
1 前言第8-14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选题意义第9-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11页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文献研究法第13页
     ·理论联系实际法第13页
     ·多学科系统研究法第13页
   ·创新点第13-14页
2 相关概念的区分和界定第14-24页
   ·群体第14页
   ·群体性事件第14-17页
     ·群体性事件第14-16页
     ·骚乱、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第16-17页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第17-24页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第17-18页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分类第18-20页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第20-24页
3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历史演变和发展态势第24-26页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阶级斗争衍生型事件第24页
   ·20世纪80年代:资产阶级自由化学潮事件第24-25页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多元因素主导型事件第25页
   ·小结第25-26页
4 目前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分析第26-29页
   ·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第26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教育功利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削弱第26-27页
   ·大学生有序表达利益诉求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机制不健全第27-28页
   ·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存在缺陷第28-29页
5 思想政治教育在处置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第29-36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第29-30页
   ·思想政治教育在处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的工作机制第30-34页
     ·事先“预警”机制第30-31页
     ·事中“缓冲”机制第31-33页
     ·事后“整合”机制第33-34页
   ·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全过程第34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处置大学生群体性矛盾和冲突的重要手段第34-36页
6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处置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发挥作用的思考第36-39页
   ·明确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第36页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渠道,建立长效的利益表达机制第36-37页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作用,维护校园的安定团结第37页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警作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第37-39页
结束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孔子仁学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下一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