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评价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论第9-19页
 (一) 论题的提出第9-10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1. 理论意义第10页
  2. 实践意义第10-11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7页
 (四) 论题研究的创新点和主要研究方法第17-19页
  1. 本文的创新点第17-18页
  2. 主要的研究方法第18-19页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评价概念的界定及价值审视第19-25页
 (一) 课程评价与教学评价第19-21页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评价概念的界定第21-22页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评价概念的价值审视第22-25页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相关文件中的评价政策比较第25-29页
 (一) 《纲要》、《方案》和《新课标》中评价内容的相关比较第25-27页
 (二) 《新课标》和《旧课标》中评价内容的相关比较第27-29页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中存在的评价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9-36页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评价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稍显混乱第29-30页
  1. 课程评价和课程改革存在着错位的现象第29-30页
  2.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速度过快第30页
  3. 专门从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论研究的人员不足,研究水平低第30页
 (二) 课程改革中全面性的评价较难实现第30-32页
  1. 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推进方式第31页
  2. 全面性的课程评价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第31-32页
 (三) 多方参与的评价制度难以形成,评价标准单一第32-33页
  1. 课程改革的专业性使得很多群体无法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第32-33页
  2. 集权式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使得多方参与机制缺乏平台第33页
  3. 以成绩为中心的片面评价模式依然影响人们的评价习惯第33页
 (四)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评价依然重智育轻德育、重结果轻过程第33-36页
  1. 高考指挥棒对评价依然起着重要的指向作用第34页
  2. 评价研究滞后以及教育资源的不足使得形成性评价难以展开第34-36页
四、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评价模式的构建相关的国外课程评价模式第36-39页
 (一) 目标达成模式第36-37页
 (二) 目标游离评价模式第37页
 (三) CIPP评价模式第37-39页
五、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评价模式的构建第39-48页
 (一) 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评价的理论研究第39-43页
  1.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评价的对象和功能的研究第39-40页
  2.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评价的主体和原则的研究第40-41页
  3.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的研究第41-43页
 (二) 建立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模式第43-48页
  1.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需求评价第43-44页
  2.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方案的可行性评价第44-45页
  3.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第45-46页
  4.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实施结果的评价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信息技术和学生学习的数学课程设计和内容呈现研究
下一篇:初中数学“学思知行”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基于数学长效教学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