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网络民意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一、绪论第10-16页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 选题背景第10页
  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1-15页
  1. 网络民意第11-14页
  2. 公共决策第14-15页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5-16页
  1. 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第15页
  2. 研究方法及手段第15-16页
二、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概述第16-26页
 (一) 网络民意概述第16-23页
  1. 网络民意定义第16-17页
  2. 网络民意的特征第17-19页
  3. 网络民意的表达渠道第19-23页
 (二) 公共决策概述第23-26页
  1. 公共决策的定义第24页
  2. 公共决策的特征第24-26页
三、网络民意对公共决策的积极影响第26-31页
 (一) 网络民意提高了公共决策的有效性第26-28页
  1. 网络民意丰富了公共决策的信息来源第26-27页
  2. 网络民意可以检验公共决策的有效性第27-28页
 (二) 网络民意架起了官民沟通的桥梁第28-29页
  1. 网络民意表达准确且充分第28页
  2. 网络民意表达便捷且有力第28-29页
 (三) 有助于对公共事务的监督和管理第29页
  1. 网络的出现使公众对公共事务的监督成为可能第29页
  2. 网络民意使公众对公共事务的监督成为可行第29页
 (四) 网络民意为公共决策提供了新的议题第29-31页
四、网络民意对公共决策的消极影响第31-40页
 (一) 网民结构与民意表达的非普遍性干扰决策民主第31-34页
  1. 年龄结构比例失衡第31页
  2. 学历结构差异大第31-32页
  3. 地区分布不均匀第32-33页
  4. 职业结构不均衡第33-34页
 (二) 网络民意表达的自由性和离散性影响决策科学第34-37页
  1. 网络民意表达的自由性导致其真实性无法准确考证第34-35页
  2. 网络言论表达的离散性给民意统计带来了难题第35-37页
 (三) 网络民意表达的非理性挑战决策理性第37-40页
  1. 虚假言论,误导民意第37页
  2. 言论泡沫,冒充民意第37-38页
  3. 情绪发泄,伤害民意第38页
  4. 群体极化,盲导民意第38-40页
五、优化网络民意对公共决策影响的建议第40-46页
 (一) 网络:加强普及与监管第40-41页
  1. 加快普及第40-41页
  2. 加强监管第41页
 (二) 网民:提高素质与规范议政第41-43页
  1. 提高网民素质第42页
  2. 规范议政第42-43页
 (三) 公共决策:重视网络民意与完善决策机制第43-46页
  1. 重视网络民意第43-44页
  2. 完善决策机制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城市治理的新途径:褐色土地治理--以康涅狄格州雷丁镇为例
下一篇:论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