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市治理的新途径:褐色土地治理--以康涅狄格州雷丁镇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一、绪论 | 第11-22页 |
(一) 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9-20页 |
(四) 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20-22页 |
二、褐色土地治理的理论分析 | 第22-27页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二) 褐色土地的形成原理 | 第23-24页 |
(三) 褐色土地治理的理论依据 | 第24-26页 |
(四) 褐色土地治理的现实依据 | 第26-27页 |
三、美国城市褐色土地治理概述 | 第27-35页 |
(一) 美国城市褐色土地治理的背景 | 第27-29页 |
(二) 美国城市褐色土地治理的历史 | 第29页 |
(三) 美国城市褐色土地治理的体系 | 第29-35页 |
四、案例分析——美国雷丁镇褐色土地的治理 | 第35-45页 |
(一) 美国雷丁镇概况 | 第35-36页 |
(二) 美国雷丁镇褐色土地治理策略、规划与设计 | 第36-39页 |
(三) 美国雷丁镇褐色土地治理的过程 | 第39-43页 |
(四) 美国雷丁镇褐色土地治理的成果 | 第43-45页 |
五、美国城市褐色土地治理对我国的启示 | 第45-55页 |
(一) 明确相关法律责任,严格依法治理 | 第45-47页 |
(二) 增加开发透明程度,促使信息公开 | 第47-49页 |
(三) 创新土地治理技术,获得资金支持 | 第49-50页 |
(四) 加强城市规划调控,促进土地持续发展 | 第50-51页 |
(五) 增加全民环境意识,引导多利益方参与 | 第51-53页 |
(六) 强化污染预防措施,防范褐地初生再生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