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生高三生物课程因材施教策略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13页 |
| ·高三艺考生文化课现状 | 第9-11页 |
| ·高三艺考生文化课学习时间短暂 | 第9-10页 |
| ·艺考生生源文化素养偏低 | 第10-11页 |
| ·艺考生生物课程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1-12页 |
| ·高中艺术生轻视生物课程 | 第11页 |
| ·艺考生生物教学缺乏针对性 | 第11-12页 |
| ·课题的确立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课题的确立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2 当代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 | 第13-21页 |
| ·中国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诞生和发展 | 第13-15页 |
|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诞生 | 第13-14页 |
| ·古代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发展 | 第14页 |
| ·近现代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发展 | 第14-15页 |
| ·国外理论对因材教育思想的支撑 | 第15-21页 |
|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15-16页 |
|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 第16-17页 |
| ·主体教育思想 | 第17页 |
| ·教学存在的建构交往观 | 第17-18页 |
|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8-21页 |
| 3 艺考生高三生物课程因材施教的思想内涵 | 第21-39页 |
| ·识“材”—因材施教的认识论本质 | 第21-25页 |
| ·艺术生个性心理特征 | 第22-23页 |
|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分析 | 第23-24页 |
| ·高中生物教材分析 | 第24-25页 |
| ·高中生物考试大纲分析 | 第25页 |
| ·“教”的形式与策略—因材施教的关键 | 第25-37页 |
| ·因“材”确定不同教学组织形式 | 第26页 |
| ·因“材”确定不同教学目标、方法进度 | 第26-32页 |
| ·因“材”确定不同教学风格 | 第32-33页 |
| ·因“材”确定不同教学评价方式 | 第33-37页 |
| ·“学”的方式与策略—因材施教的目的 | 第37-39页 |
| ·因“材”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 | 第37页 |
| ·因“材”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 第37-38页 |
| ·因“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 第38-39页 |
| 4 因材施教实施应用 | 第39-49页 |
| ·因材施教指导下的实例应用 | 第39-44页 |
| ·实例分析应用一《减数分裂》 | 第39-41页 |
| ·实例分析应用二《孟德尔分离定律》 | 第41-43页 |
| ·实例分析应用三《DNA 分子结构》 | 第43-44页 |
| ·因材施教教学结果统计分析 | 第44-47页 |
| ·因材施教策略总结 | 第47-49页 |
| 5 结语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附表Ⅰ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