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地区旅游形象建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2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2章 梅山地区旅游形象建构的依据 | 第22-48页 |
·理论依据 | 第22-28页 |
·区域旅游及其形象理论 | 第22-24页 |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 第24页 |
·TDIS 旅游形象建构模式 | 第24-28页 |
·现实依据 | 第28-45页 |
·梅山地区旅游形象建构条件分析 | 第28-39页 |
·梅山地区旅游形象建构实态分析 | 第39-41页 |
·梅山地区旅游形象建构问题分析 | 第41-45页 |
·政策依据 | 第45-48页 |
·宏观政策 | 第45-46页 |
·中观政策 | 第46页 |
·微观政策 | 第46-48页 |
第3章 梅山地区旅游形象建构的定位 | 第48-58页 |
·梅山地区旅游形象定位原则 | 第48-49页 |
·个性化原则 | 第48-49页 |
·针对性原则 | 第49页 |
·动态性原则 | 第49页 |
·梅山地区旅游形象定位角度 | 第49-54页 |
·旅游者角度——大众旅游定位 | 第49-54页 |
·旅游地角度——空间差异定位 | 第54页 |
·梅山地区旅游形象定位方法 | 第54-58页 |
·领先定位 | 第54-55页 |
·空隙定位 | 第55-56页 |
·联合定位 | 第56-58页 |
第4章 梅山地区旅游形象感知系统的建构 | 第58-66页 |
·人-地感知要素形象系统 | 第58-62页 |
·视觉景观形象 | 第58-59页 |
·视觉符号形象 | 第59-61页 |
·空间结构核心区域形象 | 第61-62页 |
·人-人感知要素形象系统 | 第62-66页 |
·旅游服务行为形象 | 第63-64页 |
·当地居民形象 | 第64-65页 |
·旅游企业形象 | 第65-66页 |
第5章 梅山地区旅游形象传播系统的建构 | 第66-74页 |
·梅山地区旅游形象传播原则 | 第66-67页 |
·针对性原则 | 第66-67页 |
·艺术性原则 | 第67页 |
·应变性原则 | 第67页 |
·梅山地区旅游形象传播主体与客体 | 第67-68页 |
·梅山地区旅游形象传播主体 | 第67-68页 |
·梅山地区旅游形象传播客体 | 第68页 |
·梅山地区旅游形象传播媒介 | 第68-70页 |
·实物媒介 | 第69页 |
·户外媒介 | 第69页 |
·人际传播 | 第69-70页 |
·大众传播媒介 | 第70页 |
·梅山地区旅游形象传播策略 | 第70-74页 |
·加强梅山旅游新闻策划 | 第71页 |
·打造梅山旅游品牌形象 | 第71-72页 |
·推进梅山旅游活动营销 | 第72页 |
·运用新媒体技术构建立体传播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 A 《梅山地区旅游地旅游客源市场调查问卷》 | 第80-82页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