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刑事诉讼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的构建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绪论第9-12页
第一章 概述第12-23页
 第一节 亲属拒证特权的内涵第12-18页
  一、 基本概念第12-15页
  二、 权利特征第15-18页
 第二节 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的内涵第18-23页
  一、 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的实体规则第18-21页
  二、 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的程序规则第21-23页
第二章 我国刑事亲属作证的现状与反思第23-29页
 第一节 我国刑事亲属拒证特权现状第23-27页
  一、 司法困境第23-26页
  二、 立法现状第26-27页
 第二节 制度缺位的原因及反思第27-29页
  一、 过度批判前法及封建传统第27页
  二、 盲目照搬前苏联诉讼理论第27-28页
  三、 重实体轻程序等法律观念的认识错位第28-29页
第三章 构建我国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29-40页
 第一节 构建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的必要性第29-34页
  一、 基于自由与秩序间价值冲突的取舍需要第29-31页
  二、 基于实现程序对等原则的需要第31-32页
  三、 基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尊重人权的需要第32-33页
  四、 基于提高司法效率及司法权威的需要第33-34页
  五、 基于顺应诉讼制度改革的需要第34页
 第二节 构建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的可行性第34-40页
  一、 符合当前证据证明效力的一般规律第35页
  二、 具有深厚的传统基础和社会基础第35-37页
  三、 符合人类内心的情感诉求第37页
  四、 对实体真实损害的可补救性第37-38页
  五、 体现了个人价值与公共价值的平衡第38-40页
第四章 我国亲属拒证特权制度之构建第40-47页
 第一节 实体性规则的构建第40-45页
  一、 亲属拒证特权的模式选择第40-41页
  二、 亲属拒证特权的适用范围第41-42页
  三、 亲属拒证特权的权利主体第42-43页
  四、 亲属拒证特权的适用例外第43-45页
 第二节 程序性规则的构建第45-47页
  一、 告知程序第45-46页
  二、 申请及审核程序第46页
  三、 救济程序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附录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民事调解制度--以新《民事诉讼法》为视角
下一篇:论我国刑事调解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