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鬼魅叙事”的内涵和存在形态 | 第12-28页 |
·“鬼魅叙事”的内涵 | 第12-15页 |
·“鬼魅叙事”的存在形态 | 第15-28页 |
·鬼影幢幢的人物形象 | 第15-21页 |
·荒诞离奇的故事言说 | 第21-24页 |
·阴森颓靡的氛围渲染 | 第24-28页 |
第二章 “鬼魅叙事”与新时期以来“人的文学”的关系变化 | 第28-40页 |
·同路人:“鬼魅叙事”与八十年代的“人”的文学 | 第29-32页 |
·新时期初期的文学环境 | 第29-31页 |
·八十年代的“鬼魅”书写 | 第31-32页 |
·复杂化:“人”的文学——“知识分子的文学”——“鬼魅”文学之间的关系 | 第32-36页 |
·“人”的文学与“知识分子”的文学 | 第33-34页 |
·“知识分子”之死与“鬼魅叙事” | 第34-35页 |
·九十年代的“鬼魅叙事” | 第35-36页 |
·人鬼难辨:“鬼魅”文学在当下的发展 | 第36-40页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鬼魅叙事”出现的原因透析 | 第40-48页 |
·时代语境 | 第40-45页 |
·文革:这是最为直接的时代背景 | 第40-41页 |
·现代化想象的破灭和知识分子的话语失落 | 第41-43页 |
·外国文学思潮的影响 | 第43-45页 |
·多重因素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 第45-48页 |
·传统文化的影响 | 第45-46页 |
·作家的创作观 | 第46页 |
·地域文化的影响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