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0页 |
第2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本文研究方法与关键技术 | 第12-13页 |
第3章 现行封闭式平台信用评级体系及其局限 | 第13-25页 |
·我国现行电子商务信用体系 | 第13-14页 |
·现存信用体系的问题 | 第14-15页 |
·现有电子商务企业信用揭示和管理模型 | 第15-22页 |
·影响电子商务企业的利润影响因素 | 第15-17页 |
·短期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和信息揭示模型 | 第17-20页 |
·长期信息揭示与收益模型 | 第20-22页 |
·电子商务企业间博弈对其信用体系规制的影响 | 第22-25页 |
·单个平台策略分析 | 第22-23页 |
·博弈矩阵分析 | 第23-25页 |
第4章 突破瓶颈——提出建立第三方C-C电子商务信用评级体系 | 第25-28页 |
·C-C电子商务中的“柠檬市场”效应和“逆向选择” | 第25-26页 |
·建立第三方电子商务评级体系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案例对比:Buysafe与BCP中国商务信用平台 | 第27-28页 |
第5章 平台利益下引入第三方评级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第28-35页 |
·国内主要C-C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概述 | 第28页 |
·可行性探讨 | 第28-35页 |
·研究假设 | 第29页 |
·调研设计 | 第29-32页 |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第6章 第三方评价公司设计与信用机制探讨 | 第35-52页 |
·C-C第三方评价公司设计:组织、架构 | 第35-40页 |
·政府主导的第三方评价公司 | 第35-38页 |
·由市场主导的电子商务网站联合发起的第三方评价公司 | 第38-39页 |
·两种模式问题的对比与选择 | 第39-40页 |
·第三方评价公司对C-C电子商务市场结构的影响 | 第40-45页 |
·C-C电子商务平台对评级体系整合方式的选择 | 第41-43页 |
·店铺对平台选择更自主 | 第43-44页 |
·综合讨论对消费者、店铺与平台的影响 | 第44-45页 |
·第三方评级体系具体信用机制的探讨 | 第45-46页 |
·Buysafe机制综述 | 第45-46页 |
·Buysafe网站的特点与局限性 | 第46页 |
·新型国内第三方电子商务信用评级体系 | 第46-52页 |
·认证机制 | 第47-48页 |
·信用评分 | 第48-49页 |
·第三方评级信息与现有协调问题 | 第49-51页 |
·新模型的作用和可实施性 | 第51-52页 |
第7章 相关建议与总结 | 第52-55页 |
·以不断改善用户需求为目标,打造更加真实有效的第三方评级体系 | 第52页 |
·全国性电子商务第三方评级体系的重要特征:中立性 | 第52-53页 |
·全国性电子商务第三方评级体系的优越性:共享性 | 第53-55页 |
·统一的信用信息管理,完善征信体系建设 | 第53页 |
·共享信用信息,降低成本与资源消耗 | 第53-5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