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8页 |
导言 | 第18-31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9-2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20-29页 |
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21-22页 |
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22-29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9-30页 |
1. 研究思路 | 第2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四) 研究目的 | 第30-31页 |
一、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思想理论基础缺失的表现 | 第31-46页 |
(一) 在“思想理论基础“概念上的论争 | 第31-36页 |
1. 对“思想理论基础”是什么的讨论 | 第32-33页 |
2. 对“思想理论基础”表述上的模糊 | 第33-35页 |
3. 在“思想理论基础”资源上的迷失 | 第35-36页 |
(二) 课程改革思想资源上的选择偏差 | 第36-39页 |
1. 缺少民族性的文化根基和底蕴 | 第36-38页 |
2. 对我国传统思想文化资源的挖掘不足 | 第38-39页 |
(三) 对西方理论的依赖程度较高 | 第39-46页 |
1. 对西方理论的简单移植较多 | 第39-41页 |
2. 存在对西方理论的误译现象 | 第41-43页 |
3. 存在对西方理论的误用现象 | 第43-46页 |
二、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思想理论基础缺失的原因 | 第46-64页 |
(一) 传统思维模式的禁锢 | 第46-53页 |
1. “实用理性”思维方式的制约 | 第47-48页 |
2. “中体西用”思维模式的束缚 | 第48-51页 |
3. “简单演绎”路线的影响 | 第51-53页 |
(二) 对西方思想理论的本土化改造不足 | 第53-59页 |
1. 缺少对西方思想理论的合理转化 | 第54-55页 |
2. 缺少中西思想理论的有效融通 | 第55-57页 |
3. 缺少对理论基础的原创性发展 | 第57-59页 |
(三) 对构建我国课程改革思想理论体系的力度不够 | 第59-64页 |
1. 缺乏内在的学科理论根基 | 第59-60页 |
2. 教育政策导向上的缺失 | 第60-62页 |
3. 缺乏构建我国课程理论体系的学术勇气 | 第62-64页 |
三、 构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价值取向 | 第64-81页 |
(一) 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 第64-70页 |
1. 固本强基:依附我国传统思想理论资源 | 第64-66页 |
2. 以史为鉴:关注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 | 第66-68页 |
3. 开拓创新:开发传统理论资源的现代意蕴 | 第68-70页 |
(二) 协调好“本土”与“世界”的关系 | 第70-74页 |
1. 回顾反思:探索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 | 第70-71页 |
2. 求同存异:寻求中西思维方式共融之道 | 第71-72页 |
3. 平等对话:寻求思想资源融通之径 | 第72-74页 |
(三) 对我国课程改革基础理论体系的再构建 | 第74-81页 |
1. 兼容并包:全球化视野下的课程文化理解 | 第74-77页 |
2. 交流融合:重建我国课程理论体系的学术勇气 | 第77-79页 |
3. 继承超越:不断推进中国教育学派的创生 | 第79-81页 |
结语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8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