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关键技术 | 第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4-34页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第14-19页 |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概念 | 第14页 |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历程 | 第14-17页 |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三个方面 | 第17-19页 |
·可视化技术 | 第19-21页 |
·可视化技术概念 | 第19页 |
·可视化技术发展的历程 | 第19-20页 |
·可视化技术应用的领域 | 第20-21页 |
·虚拟现实技术 | 第21-22页 |
·虚拟现实技术简介及特征 | 第21页 |
·虚拟现实关键技术 | 第21-22页 |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22页 |
·城市设计 | 第22-24页 |
·城市设计的概念 | 第22页 |
·城市设计的历史 | 第22-23页 |
·城市设计的研究层次 | 第23-24页 |
·Google SketchUp软件介绍及特点 | 第24-29页 |
·Google SketchUp软件简介 | 第24页 |
·Google SketchUp软件的优点 | 第24-28页 |
·Google SketchUp系统及硬件要求 | 第28-29页 |
·Google Earth软件简介与特点 | 第29-32页 |
·Google Earth简介 | 第29页 |
·Google Earth软件特点 | 第29-32页 |
·Google Earth系统及硬件要求 | 第32页 |
·其它相关技术 | 第32-34页 |
·RUBY | 第32-33页 |
·KML/KMZ | 第33-34页 |
第三章 Google SketchUp与Google Earth辅助城市设计新方法体系构建 | 第34-65页 |
·前期调研阶段现状资料的获取 | 第36-39页 |
·规划方案构思阶段的分析 | 第39-45页 |
·在规划总平面构思中的应用 | 第39-42页 |
·在建筑群体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 第42-43页 |
·在城市色彩以及质感方面的应用 | 第43-44页 |
·在城市设计方案分析上的应用 | 第44-45页 |
·日照环境分析法的构建 | 第45-55页 |
·城市风环境分析法的构建 | 第55-60页 |
·虚拟城市设计现实平台的构建 | 第60-63页 |
·规划管理平台的构建 | 第63-65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以赣发公司办公住宅区为例 | 第65-73页 |
·前期准备阶段 | 第65-66页 |
·总平面设计阶段 | 第66-67页 |
·方案技术分析阶段 | 第67-71页 |
·整体造型设计阶段 | 第71页 |
·虚拟现实方案分析阶段 | 第71-72页 |
·虚拟城市设计平台的搭建阶段 | 第72-73页 |
第五章 新方法的运用效果评价 | 第73-79页 |
·地形影像获取便捷,准确性有待提高 | 第73页 |
·三维造型设计灵活,手绘草图仍是基础 | 第73-74页 |
·信息传递媒介转变,交流反馈效率提高 | 第74-75页 |
·辅助设计构思巧妙,方案修改成本低廉 | 第75页 |
·方案分析明确直观,环境宜居性分析欠缺 | 第75-76页 |
·表现手法真实多样,成果表现新颖突出 | 第76-77页 |
·新方法对城市设计的推动意义 | 第77-79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79-81页 |
·总结 | 第79-80页 |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