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其他论文--生活论文

生活污水前置氨氮吹脱及其对后续生物处理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水中氨氮的来源及特点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1.3.1 废水中氨氮处理的研究第10-14页
        1.3.2 基于呼吸速率的污泥活性测量第14-15页
        1.3.3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微生物学检测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6-19页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1.4.2 研究内容第17页
        1.4.3 研究技术路线第17-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7页
    2.1 实验原理第19页
    2.2 采样及样品处理第19-20页
    2.3 实验装置第20-22页
        2.3.1 氨吹脱部分第20-21页
        2.3.2 污水的后续处理部分第21-22页
    2.4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2页
        2.4.1 主要仪器第22页
        2.4.2 主要药品与试剂第22页
    2.5 数据处理第22-25页
        2.5.1 各项指标检测分析第22-23页
        2.5.2 微生物学检测方法第23-25页
    2.6 实验安排第25-27页
3 吹脱法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机制研究第27-35页
    3.1 原水水质情况第27页
    3.2 单因素试验设计第27-33页
        3.2.1 吹脱温度的影响第27-28页
        3.2.2 pH的影响第28-30页
        3.2.3 气液比的影响第30-31页
        3.2.4 吹脱时间的影响第31-32页
        3.2.5 吹脱速率曲线图第32-33页
    3.3 本章小结第33-35页
4 吹脱实验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研究第35-39页
    4.1 正交实验设计第35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5-37页
    4.3 本章小结第37-39页
5 吹脱后污水的后续生物处理对比研究第39-75页
    5.1 不同曝气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分析第39-58页
        5.1.1 曝气量均为300L/h时的COD、TN、AN去除效果第39-44页
        5.1.2 Y组曝气量增至600L/h的 COD、TN、AN去除效果第44-48页
        5.1.3 Y组曝气量为600L/h,且补充碳源时的COD、TN、AN和硝氮去除效果第48-54页
        5.1.4 T组的曝气量增至600L/h时COD、TN、AN和硝氮去除效果第54-58页
    5.2 污泥的呼吸测量第58-61页
        5.2.1 呼吸速率的测量实验第58-59页
        5.2.2 结果与分析第59-61页
    5.3 沉积物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特征第61-70页
        5.3.1 沉积物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方法第62页
        5.3.2 沉积物细菌多样性第62-67页
        5.3.3 与污水厂有机物去除和脱氮相关功能细菌分析第67-70页
    5.4 经济分析第70-72页
        5.4.1 药剂成本分析第70页
        5.4.2 耗电过程分析第70-71页
        5.4.3 占地分析第71-72页
    5.5 本章小结第72-75页
6 结论与建议第75-77页
    6.1 结论第75-76页
    6.2 建议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附录第83-8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3-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约谈制度之研究
下一篇: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