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应力破碎围岩巷道控制机理及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详细摘要 | 第7-10页 |
Detailed Abstract | 第10-16页 |
1 绪论 | 第16-26页 |
·选题背景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巷道围岩控制理论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4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进度计划 | 第25-26页 |
2 高应力破碎围岩巷道支护机理探讨 | 第26-44页 |
·邢东矿概述 | 第26-27页 |
·锚网索支护机理及效果分析 | 第27-31页 |
·锚网索支护作用 | 第27-28页 |
·护表构件与围岩变形的协调作用分析 | 第28-29页 |
·失效原因分析 | 第29-31页 |
·改善途径 | 第31页 |
·锚注支护机理及效果分析 | 第31-37页 |
·多层次锚注加固技术机理及应用 | 第33-35页 |
·底板组合锚索注浆加固支护机理及应用 | 第35-37页 |
·棚式支护机理及效果分析 | 第37-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4页 |
3 超高强支护系统围岩控制研究 | 第44-78页 |
·矩形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研究 | 第44-56页 |
·理论基础 | 第45页 |
·应力值的复变函数求解 | 第45-52页 |
·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分析 | 第52-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支护阻力对围岩控制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 第56-75页 |
·数值计算软件的选择 | 第56-57页 |
·计算模型 | 第57-58页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58-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4 超高强支架支护系统研究 | 第78-104页 |
·高阻力支架设计原则 | 第78页 |
·支架材质及强化处理 | 第78-80页 |
·支架型钢断面优化 | 第80-84页 |
·高阻力支架设计研究 | 第84-101页 |
·支架受力状况分析 | 第84-85页 |
·设计软件介绍 | 第85-86页 |
·高强支架设计 | 第86-101页 |
·支架壁后充填工艺 | 第101-103页 |
·支架壁后充填材料 | 第101-102页 |
·支架壁后充填强度 | 第102页 |
·支架壁后充填厚度 | 第102-103页 |
·支架壁厚充填工艺 | 第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5 现场工业性试验 | 第104-120页 |
·工程地质概况 | 第104-106页 |
·支护参数设计 | 第106-111页 |
·支护原则 | 第106-107页 |
·临时支护参数 | 第107页 |
·一次支护参数 | 第107-111页 |
·二次支护参数 | 第111页 |
·施工工艺 | 第111-113页 |
·一次支护施工工艺 | 第111页 |
·二次支护施工工艺 | 第111-113页 |
·效果监测 | 第113-117页 |
·深基点位移监测 | 第113-116页 |
·锚杆锚索受力监测 | 第116-117页 |
·效益分析 | 第117-119页 |
·本章结论 | 第119-12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20-122页 |
·主要成果 | 第120-121页 |
·展望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2页 |
致谢 | 第132-134页 |
作者简介 | 第134页 |
在学期间担任职务与奖励情况 | 第134页 |
在学期问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4页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4-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