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高中化学学科能力表现标准开发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前言第8-26页
 一、课题研究背景第8-12页
  (一) 对以往高中化学学科能力问题的反思第8-9页
  (二) 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呼唤第9-11页
  (三) 化学学科能力自身要求第11-12页
  (四) 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的要求第12页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4页
  (一) 研究目的第12-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三、课题研究现状第14-26页
  (一) 学科能力研究现状第14-17页
  (二) 化学学科能力研究现状第17-21页
  (三) 认知过程研究现状第21-23页
  (四) 能力表现标准的国际比较第23-26页
 四、课题研究方法第26页
第一部分 课题理论研究第26-37页
 一、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第26-30页
  (一) 能力第26-27页
  (二) 学科能力第27页
  (三) 化学学科能力第27页
  (四) 认知过程第27-28页
  (五) 能力表现标准第28-29页
  (六) 认知任务分析第29-30页
 二、高中化学学科能力各要素及其要素之间关系研究假设第30-34页
  (一) 化学学科能力的特点第31-32页
  (二) 化学学科能力要素分析第32-33页
  (三) 化学学科能力要素之间关系分析第33页
  (四) 确定化学学科能力要素的原则第33-34页
 三、高中化学学科能力的理论基础第34-37页
  (一) 心理测量学基础第34页
  (二) 认知与发展心理学基础第34-37页
  (三) 科学哲学基础第37页
第二部分 高中化学学科能力模型及指标构建第37-53页
 一、化学观察能力第39-41页
  (一) 化学观察能力特点第39-40页
  (二) 化学观察的内容第40页
  (三)化学观察的方法第40页
  (四) 化学观察的品质第40页
  (五) 化学观察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意志第40页
  (六) 化学观察的自我监控第40-41页
 二、化学思维能力第41-43页
  (一) 化学思维能力特点及分类第41-42页
  (二) 化学思维的内容第42页
  (三) 化学思维的方法第42页
  (四) 化学思维的品质第42-43页
 三、化学实验能力第43-46页
  (一) 化学实验能力的特点第43-44页
  (二) 化学实验能力内容第44-45页
  (三) 化学实验方法第45页
  (四) 化学实验品质第45-46页
 四、科学探究能力第46-50页
  (一) 科学探究能力的特点第47页
  (二) 科学探究的内容第47-48页
  (三) 科学探究的要素第48-50页
  (四) 科学探究的品质第50页
 五、化学学习能力第50-53页
  (一) 化学学习能力的结构特征第51-52页
  (二) 化学学习能力的构成和实质第52页
  (三) 化学学习能力的形成过程第52-53页
第三部分 高中化学学科能力表现标准开发及实践研究第53-79页
 一、学科能力表现标准的意义第53-54页
 二、学科能力表现标准研制的基本原则第54-55页
 三、表现标准设定的基本步骤第55-56页
 四、学科能力表现标准的要素第56-57页
 五、高中化学学科能力表现标准开发第57-79页
  (一) 高中化学观察能力表现标准第57-61页
  (二) 高中化学思维能力表现标准第61-65页
  (三) 高中化学实验能力表现标准第65-71页
  (四) 高中化学探究能力表现标准第71-75页
  (五) 高中化学学习能力表现标准第75-79页
第四部分 结论、存在问题及展望第79-83页
 一、结论第79-81页
  (一) 开发高中化学学科能力模型需要科学地分析学科能力要素第79页
  (二) 化学学科能力表现标准开发需要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第79-80页
  (三) 高中化学学科能力表现标准的价值表现第80-81页
  (四) 标准与基于标准的评价之间的内在联系需借鉴国外经验第81页
 二、存在的问题第81-82页
  (一) 高中化学学科能力表现标准的研制应该以教育实践为取向第81-82页
  (二) 高中化学学科能力表现标准的研制应该洋为中用和强调中国特色第82页
 三、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附录第86-88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国后毛泽东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
下一篇: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