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8页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2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选题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4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5页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5-16页
     ·政府职能理论第15-16页
     ·治理和善治理论第16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18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第18-25页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表现第18-20页
     ·身份认同第18-19页
     ·印象管理第19页
     ·消费方式第19页
     ·价值观念第19-20页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第20-22页
     ·身份认同困惑第20-21页
     ·城市生存成本高昂第21页
     ·遭遇城市排斥第21页
     ·基本公共需求未得到满足第21-22页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第22-25页
     ·政策制度制约第22-23页
     ·社会环境制约第23页
     ·城市发展水平制约第23-24页
     ·农民工自身素质制约第24-25页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政府行为的诉求第25-33页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政府责任界定第25-27页
     ·提供有效制度第25-26页
     ·提供公共产品第26页
     ·维护公民权益第26-27页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府行为第27-30页
     ·政府职能错位第27-28页
     ·政府管理缺失第28-29页
     ·制度城乡分割第29页
     ·法律法规不健全第29-30页
   ·农民工市民化中政府行为不足的原因第30-33页
     ·政府价值观偏差第30-31页
     ·政府治理能力有限第31-33页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探索与实践第33-42页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第33-37页
     ·“三个集中”为原则第33-34页
     ·“六个一体化”为目标第34-35页
     ·“四大基础工程”为保障第35-36页
     ·启示第36-37页
   ·重庆市探索民生发展道路第37-42页
     ·户籍制度改革第37-38页
     ·公租房建设第38-39页
     ·微型企业扶持第39-40页
     ·启示第40-42页
第五章 政府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第42-56页
   ·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第42-44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原则第42-43页
     ·转变政府传统管理职能第43-44页
   ·深化城乡二元制度改革第44-47页
     ·改革户籍制度第44-45页
     ·改革就业制度第45页
     ·改革社保制度第45-46页
     ·改革教育制度第46-47页
   ·优化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法律环境第47-51页
     ·加强立法填补法律空白第47-48页
     ·修补现有法律存在的缺陷第48-49页
     ·加大对已有法律的执法力度第49-50页
     ·规范和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体系第50-51页
   ·大力营造适宜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生活环境第51-53页
     ·消除城市市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歧视第51-52页
     ·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第52页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第52-53页
   ·引导其他主体共同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第53-56页
     ·规范企业用人政策第53-54页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第54页
     ·进一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第54-56页
第六章 结语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作者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官员问责制实施存在的困境及完善路径研究
下一篇:基层政府公务员工资结构合理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