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低生活保障与社会工作融合的研究--以深圳市低保社会工作试点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4页 |
第一节 低保救助面临的问题 | 第14-17页 |
一 救助理念桎梏 | 第14页 |
二 制度刚性运行,缺乏人性化 | 第14-15页 |
三 “命令式”执行,缺乏监督管理 | 第15-16页 |
四 功能单一,难以帮助贫困者脱贫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社会工作嵌入低保救助 | 第17-20页 |
一 政策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 | 第17-18页 |
二 新理念:助人自助和能力建设 | 第18页 |
三 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 第18-20页 |
第三节 低保社会工作的功能 | 第20-25页 |
一 主动服务,互动交流 | 第20-21页 |
二 社工服务立足“基层中的基层” | 第21-23页 |
三 政策倡导,管理参与 | 第23-25页 |
第四节 社会工作改善低保管理 | 第25-28页 |
一 多元化的服务方式弥补行政执行的单一 | 第25-26页 |
二 主动服务促进被动的管理 | 第26页 |
三 “人性化服务”嵌入单一性物质救济 | 第26-28页 |
第五节 五个层面的融合 | 第28-32页 |
一 共同的价值理念 | 第28-29页 |
二 体制交叉 | 第29页 |
三 相互认同 | 第29-30页 |
四 工作机制互补 | 第30-31页 |
五 实务技巧互补 | 第31-32页 |
第六节 促进社会工作与低保救助的融合 | 第32-35页 |
一 确定社会工作的权利地位 | 第32页 |
二 社会工作列入低保评估系统 | 第32-33页 |
三 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倡导职能 | 第33-34页 |
四 开放救助,吸收社会救助力量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附录一 | 第39-41页 |
附录二 | 第41-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