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浙江省欠发达山区森林植被生态景观改造研究--以磐安县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1 概论第11-23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6页
     ·相关概念第11-15页
       ·森林植被第11-12页
       ·生态景观第12页
       ·欠发达山区第12-15页
     ·研究的背景第15-16页
     ·研究的意义第16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6-20页
     ·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第16-18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6-17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7-18页
     ·生态景观设计研究第18-20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8-19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9-20页
   ·浙江省欠发达山区森林植被生态景观现状与存在问题第20-22页
     ·森林植被生态景观现状第20-21页
     ·森林植被生态景观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林相单一,季相单调第21页
       ·针叶林多,阔叶林少第21-22页
       ·层次简单,景观断裂第22页
   ·小结第22-23页
2 森林植被生态景观改造理论研究第23-27页
   ·理论基础第23-25页
     ·近自然林业理论第23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3-24页
     ·生态学基本原理第24页
     ·循环经济理论第24-25页
     ·边缘效应第25页
   ·指导思想第25页
   ·改造目标第25页
   ·改造理念第25-26页
     ·近自然第25-26页
     ·广自然第26页
   ·小结第26-27页
3 实证研究——磐安县森林植被生态景观改造第27-79页
   ·研究地基本情况第27-29页
     ·自然环境条件第27-29页
       ·地形地貌第27页
       ·水系第27-28页
       ·气候第28页
       ·土壤第28页
       ·野生动物第28-29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29页
   ·研究地调查与分析第29-41页
     ·调查方法第29页
     ·植被区系与主要树种第29-31页
       ·植被区系第29页
       ·主要树种第29-31页
     ·植被现状调查与分析第31-40页
     ·植被景观存在问题第40页
       ·优势树种单一第40页
       ·森林群落景观质量不高第40页
       ·生态品质面临威胁第40页
     ·改造难点第40-41页
       ·土地性质和权属第40页
       ·与农民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第40-41页
       ·时间与效果第41页
       ·工程技术难题第41页
   ·改造类型分类第41-44页
     ·分类依据第41页
     ·重点分类第41-44页
       ·Ⅰ 耕作用地第41-42页
       ·Ⅱ 退耕还林疏林地第42页
       ·Ⅲ 经济林地第42页
       ·Ⅳ 抛荒地第42页
       ·Ⅴ 火烧迹地第42页
       ·Ⅵ 残次林地第42页
       ·Ⅶ 道路绿化第42-43页
       ·Ⅷ 综合林地第43-44页
   ·树种选择原则第44-47页
     ·景观生态效益优先原则第44-45页
     ·重视乡土树种原则第45页
     ·因地制宜配置原则第45页
     ·景观经济兼顾原则第45页
     ·速生与慢生相结合原则第45页
     ·珍贵树种选择第45-47页
   ·改造方案第47-77页
     ·耕作用地改造方案第47-52页
       ·Ⅰ-1 区块第47-48页
       ·Ⅰ-2 区块第48-49页
       ·Ⅰ-3 区块第49-51页
       ·Ⅰ-4 区块第51-52页
     ·退耕还林疏林地改造方案第52页
     ·经济林地改造方案第52-58页
       ·Ⅲ-1 区块第52-54页
       ·Ⅲ-2 区块第54-55页
       ·Ⅲ-3 区块第55-57页
       ·Ⅲ-4 区块第57-58页
     ·抛荒地改造方案第58-61页
     ·火烧迹地建设方案第61-63页
     ·残次林地改造方案第63-68页
       ·Ⅵ-1 区块第63-64页
       ·Ⅵ-2 区块第64页
       ·Ⅵ-3 区块第64-66页
       ·Ⅵ-4 区块第66-67页
       ·Ⅵ-5 区块第67-68页
     ·道路绿化方案第68-71页
       ·Ⅶ-1 区块第68-69页
       ·Ⅶ-2 区块第69页
       ·Ⅶ-3 区块第69-71页
     ·综合林地生态景观改造方案第71-77页
       ·Ⅷ-1 区块第71-74页
       ·Ⅷ-2 区块第74-77页
   ·小结第77-79页
4 欠发达山区森林植被生态景观建设模式与建设对策第79-82页
   ·建设模式第79-81页
     ·建设分类第79页
     ·景观品质分类第79-80页
       ·景观现状品质好第79页
       ·景观现状品质中等第79页
       ·景观现状品质差第79-80页
     ·主要景观林分类第80-81页
       ·针叶林景观第80页
       ·针阔混交林景观第80页
       ·阔叶林景观第80页
       ·经济林景观第80页
       ·茶园景观第80页
       ·灌木林景观第80页
       ·竹林景观第80-81页
   ·建设对策第81-82页
     ·经济对策第81页
     ·管理对策第81-82页
5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结论第82-83页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图片索引第87-89页
个人简介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英语课堂口语学习环境及其与口语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跨文化视角下英语新闻报道中的文化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