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感知无线电的产生 | 第10-11页 |
| ·感知无线电的定义 | 第11-14页 |
| ·Joseph Mitola的观点 | 第12-13页 |
| ·FCC的观点 | 第13-14页 |
| ·感知能力 | 第13-14页 |
| ·重配置能力 | 第14页 |
| ·感知无线电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感知无线电研究的发展简介 | 第14-15页 |
| ·频谱感知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5-17页 |
| ·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制定的感知无线电标准 | 第15-16页 |
| ·ITU标准制定的感知无线电相关标准介绍 | 第16页 |
| ·软件无线电论坛(SDR Forum) | 第16-17页 |
|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下一代通信计划(DARPA XG) | 第17页 |
| ·E2R(End-to-End Reconfigurability) | 第17页 |
| ·感知无线电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17-18页 |
| ·动态频谱分配 | 第17-18页 |
| ·传输功率控制 | 第18页 |
| ·频谱感知 | 第18页 |
| ·感知无线电的应用前景 | 第18-19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领域 | 第19-20页 |
|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内容安排 | 第20-21页 |
|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20页 |
|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感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技术 | 第21-36页 |
| ·发射机检测 | 第22-27页 |
| ·能量检测 | 第22-25页 |
| ·匹配滤波器检测 | 第25-26页 |
| ·循环平稳特征检测 | 第26-27页 |
| ·基于接收机的检测 | 第27-28页 |
| ·基于干扰的检测 | 第28-31页 |
| ·合作式频谱感知 | 第31-35页 |
| ·集中式合作感知 | 第31-32页 |
| ·分布式合作感知 | 第32页 |
| ·混合式合作感知 | 第32-33页 |
| ·合作式频谱感知常用融合方式 | 第33-35页 |
| ·"与"融合方式 | 第33-34页 |
| ·"或"融合方式 | 第34页 |
| ·"大多数"融合方式 | 第34页 |
| ·"K"秩融合方式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基于不确定性的合作检测 | 第36-41页 |
| ·证据理论(D-S)融合准则 | 第36-38页 |
| ·证据理论的介绍 | 第36-37页 |
| ·证据理论在频谱感知中的应用 | 第37-38页 |
| ·模糊矩阵融和方式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基于模糊积分和最优化理论的的频谱感知方法 | 第41-59页 |
| ·模糊积分的简单介绍 | 第41-42页 |
| ·基于模糊积分和最优化理论的的频谱感知方法 | 第42-51页 |
| ·基于模糊积分和最优化理论的频谱感知方法流程概述 | 第42-43页 |
| ·基于模糊积分和多目标最优化理论的合作频谱感知方法 | 第43-51页 |
| ·基于模糊积分和多目标最优化理论的合作频谱感知方法的操作步骤 | 第43-48页 |
| ·基于模糊积分和多目标最优化理论的合作频潜感知方法的仿真分析 | 第48-51页 |
| ·基于模糊积分和凸规化理论的合作频谱感知方法 | 第51-58页 |
| ·凸规化理论的简单介绍 | 第51页 |
| ·基于模糊积分和凸规化理论的合作频谱感知方法的的操作步骤 | 第51-56页 |
| ·基于模糊积分和凸规划最优化理论的合作频谱感知方法的仿真分析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 ·总结 | 第59页 |
| ·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