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习惯与商业规范的冲突与调和--晋商家族治理与专业分工的启示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一、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的家族与个人 | 第11-14页 |
二、晋商的家族治理 | 第14-19页 |
(一) 家族治理的传统 | 第14-16页 |
(二) 家族治理却"家商分离" | 第16-17页 |
(三) 会馆——家族情结的体现 | 第17-19页 |
1、晋商会馆之广 | 第17页 |
2、晋商会馆之功用 | 第17-19页 |
3、会馆背后的家族情结 | 第19页 |
三、晋商的专业分工 | 第19-34页 |
(一) 用人与择人 | 第21-23页 |
1、特殊的用人原则 | 第21-22页 |
2、严格的择人标准 | 第22-23页 |
(二) 学徒制 | 第23-24页 |
(三) 身股制 | 第24-26页 |
(四) 总分号制度 | 第26-28页 |
(五) 东伙合作制与经理负责制 | 第28-30页 |
(六) 严格的号规 | 第30-34页 |
四、矛盾的产生 | 第34-38页 |
(一) 家族治理的必然性 | 第34-35页 |
1、经济水平的限制 | 第34页 |
2、家族教育的影响 | 第34-35页 |
3、社会文化的推动 | 第35页 |
(二) 专业分工的必要性 | 第35-37页 |
(三) 家族治理与专业分工的矛盾 | 第37-38页 |
五、矛盾的调和 | 第38-47页 |
(一) 家族习惯的影响 | 第38-40页 |
(二) 商业规范的作用 | 第40-44页 |
1、有效的领导机制 | 第41-43页 |
2、有力的惩罚机制 | 第43-44页 |
3、商业规范下的秩序 | 第44页 |
(三) 家族习惯与商业规范的融合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