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论文

构建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主义--以温州烟具协会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导论第8-24页
   ·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已有的相关理论及评述第10-19页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第10-11页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的类型学分析第11-12页
     ·治理理论的分析第12-13页
     ·国内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第13-15页
     ·地方政府及政府起源的解释—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第15-17页
     ·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模型第17-19页
   ·主要概念的界定第19-22页
     ·非营利组织第19-20页
     ·合作主义第20-22页
   ·研究方法与资料第22-23页
   ·研究思路与论文的结构第23-24页
2 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动力机制第24-32页
   ·地方政府合作的动力分析第24-27页
     ·公共领域: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来源第24-25页
     ·WTO规则:政府培育新的国际贸易主体第25-26页
     ·直接诱因:政府职能之转变第26-27页
   ·非营利组织谋求合作的动力分析第27-32页
     ·合法性:商会存在的基础和权力来源第27-29页
     ·资源稀缺:非营利组织的现实瓶颈第29-30页
     ·元目标:更优的地方治理和地方企业发展第30-32页
3 温州烟具协会与政府合作之历程与经验第32-36页
   ·地方政府的委托授权第33-34页
   ·“CR”法案:中国行业协会反倾销第一案第34-36页
4 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效应:利益组织化和双赢局面第36-39页
   ·行业协会的利益组织化第36-37页
   ·政府与协会的双赢局面的达成第37页
   ·地方治理之道的多元选择第37-38页
   ·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社会效应第38-39页
5 构建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主义的路径选择第39-50页
   ·非营利组织自身改革的重要地位第39-43页
     ·非营利组织的自治性、独立性第39-41页
     ·提高非营利组织的内聚程度和秩序化行动水平第41-43页
   ·政府在构建合作主义中的角色定位第43-45页
     ·继续深化地方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第43-44页
     ·建立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间制度化的沟通机制第44-45页
     ·建立行业商会专门的法律体系第45页
   ·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限度:去利益集团化和防止利益共谋第45-50页
6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后记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乡镇政府责任问题及其对策
下一篇:欠发达地区政府职能转变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以浙江省文成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