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1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6-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第一章 清代早期的外交机构 | 第10-15页 |
第一节 中华帝国传统的“邦交”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总理衙门的设立及近代外交制度的的滥觞 | 第12-15页 |
第二章 从“三口通商大臣”到“北洋大臣” | 第15-24页 |
第一节 三口通商大臣的设立及其与总理衙门的关系 | 第15-22页 |
第二节 天津教案与北洋大臣的设立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晚清外交权力结构二元性特征的形成与终结 | 第24-43页 |
第一节 外交与洋务的重心向天津转移 | 第24-29页 |
第二节 北洋大臣与总理衙门在外交上的合作与竞争 | 第29-35页 |
第三节 总理衙门外交权力的式微与甲午战前的外交权力结构 | 第35-39页 |
第四节 从“督抚外交”到“外务部”的成立 | 第39-43页 |
结论 总理衙门与北洋大臣:晚清外交权力结构的二元性 | 第43-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