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9页 |
第二章 差错控制系统基础 | 第9-22页 |
2.1 差错控制系统模型 | 第9页 |
2.2 信道与信道容量 | 第9-11页 |
2.3 最大似然译码与信道编码定理 | 第11-12页 |
2.4 线性分组码 | 第12-14页 |
2.5 常用码型 | 第14-16页 |
2.6 检错与纠错 | 第16-18页 |
2.7 重量分布与MacWilliams恒等式 | 第18-22页 |
第三章 线性分组码纯检错时的不可检错误概率 | 第22-37页 |
3.1 线性码纯检错时的不可检错误概率 | 第22页 |
3.2 线性码不可捡错误概率的上限和下限 | 第22-25页 |
3.3 纠正两个错误二进制本原BCH码的检错性能 | 第25-28页 |
3.4 纠正三个错误二进制本原BCH码的检错性能 | 第28-34页 |
3.5 检错码的对偶定理 | 第34-37页 |
第四章 线性分组码同时纠检错时的性能分析 | 第37-48页 |
4.1 同时纠检错时线性码的不可检错误概率 | 第37-40页 |
4.2 二进制完备码及其扩展码的纠检错性能 | 第40-42页 |
4.3 纠正两个错误二进制本原BCH码的纠检错性能 | 第42-44页 |
4.4 纠正三个错误二进制本原BCH码的纠检错性能 | 第44-48页 |
第五章 非线性等重码的检错性能 | 第48-54页 |
5.1 非线性等重码的不可检错误概率 | 第48-49页 |
5.2 (n,2,w)非线性等重码(n≠2w,n>8)不是最佳检错码 | 第49-51页 |
5.3 (2m,2,m)非线性等重码不是检错好码 | 第51-54页 |
第六章 差错控制系统性能的计算机仿真 | 第54-63页 |
6.1 差错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 第54-56页 |
6.2 重要性抽样方法 | 第56-57页 |
6.3 偏置概率分布与最佳偏置问题 | 第57-59页 |
6.4 (15.7)BCH码和(23,12)Golay码的计算机仿真 | 第59-6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