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方言声调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前言 | 第5-17页 |
01 吴江方言研究概况 | 第7-17页 |
·发端 | 第7-9页 |
·讨论 | 第9-15页 |
·余论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5页 |
·吴江方言音系 | 第17-19页 |
·声母 | 第17页 |
·韵母 | 第17-18页 |
·声调 | 第18-19页 |
·实验方法的选择 | 第19-20页 |
·声调负载段的确定 | 第19页 |
·基频归一法的选择 | 第19-20页 |
·研究过程 | 第20-25页 |
·实验准备 | 第20-24页 |
·实验过程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吴江方言单字调实验研究 | 第25-68页 |
·单字调调值实验结果 | 第25-63页 |
·发音人概况 | 第25页 |
·松陵镇(吴江城区)的声调 | 第25-35页 |
·同里镇的声调 | 第35-47页 |
·芦墟镇的声调 | 第47-57页 |
·黎里镇的声调 | 第57-61页 |
·对照传统值的比较 | 第61-63页 |
·吴江话的入声 | 第63-68页 |
·有关入声的记录 | 第63页 |
·芦墟话入声字的时长 | 第63-65页 |
·芦墟话入声的调值及归并趋向 | 第65-66页 |
·芦墟话入声消失的动因 | 第66-68页 |
第三章 吴江方言的连读变调及送气调成因 | 第68-83页 |
·吴江话的二字组连读变调 | 第68-78页 |
·张拱贵、刘丹青的吴江话连读变调表 | 第68-69页 |
·(吴江)芦墟的二字组连读变调 | 第69-76页 |
·芦墟话的三字组连读变调 | 第76-78页 |
·吴江方言送气分调的产生原因 | 第78-83页 |
·吴江话声母的气流 | 第78-80页 |
·余论 | 第80-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附录:方言词汇 | 第85-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96-97页 |
后记 | 第97-99页 |
附件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