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论文--水文地球化学论文

同位素水文地质学的数学方法及其在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的应用--以黑河和石羊河为例

目录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一、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第11-12页
  二、水循环特征研究中的同位素技术第12页
 第二节 应用同位素技术研究水循环特征的国内外现状第12-21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6-20页
  三、国内外研究的差距及我国研究对策第20-21页
 第三节、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第21-23页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1-22页
  二、创新点第22-23页
第二章 黑河流域地表径流多时间尺度与环境同位素特征第23-38页
 第一节 小波分析的基本理论第23-26页
  一、傅里叶变换第24-25页
  二、小波分析第25-26页
 第二节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方法的水文波动的多时间尺度分析第26-28页
  一、EMD方法介绍第27页
  二、EMD方法对数据边界的处理第27-28页
 第二节 小波变换、EMD方法在黑河流域地表径流多时间尺度的应用第28-32页
  一、资料来源第29-30页
  二、出山口年径流量周期性分析第30-32页
  三、黑河出山口年径流量的EMD分析第32页
 第四节 地表径流与地下水相互转化规律研究第32-38页
  一、山区地表水形成第32-35页
  二、中游盆地地下水与河水转化第35-38页
第三章 地下水平均滞留时间与更新速率推算第38-54页
 第一节 同位素数学模型确定地下水的传输时间第38-43页
  一、数学模型原理简述第38-41页
  二、同位素稳定输入情况下的输出函数第41-42页
  三、系统流线特征与模型选择第42-43页
 第二节 利用~3H计算额济纳盆地浅层地下水滞留时间第43-48页
  一、研究区介绍第44-45页
  二、研究区大气降水~3H浓度恢复曲线第45-46页
  三、研究区浅层地下水~3H测年结果第46-48页
  四、结论第48页
 第三节 放射性同位素(~3H,~(14)C)估算额济纳盆地地下水更新速率第48-54页
  一、方法原理和样品采集第49-51页
  二、结果与讨论第51-53页
  三、结论第53-54页
第四章 深层承压水~(14)C年龄测定与古气候重建第54-70页
 第一节 地下水~(14)C测年原理与古气候信息因子第56-59页
  一、地下水~(14)C测年原理与计算模型第56-58页
  二、古气候信息因子的确定第58-59页
 第二节 西北内陆河盆地深层地下水年龄计算第59-67页
  一、民勤盆地水文地质特征第59-61页
  二、民勤盆地地下水样品采集第61-64页
  三、民勤盆地地下水年龄计算第64-66页
  四、利用校正模型确定民勤盆地深层地下水初始~(14)C输入含量第66-67页
 第三节 西北内陆河流域地下水中古气候记录第67-7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3页
 第一节 主要结论第70-71页
 第二节 问题与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3页
个人简历第83-84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84-86页
致谢第86-88页
附录 I: 中文图、表目录第88-90页
附录 II A List of Figure and Table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锥栗若干生物学问题研究
下一篇:水稻隐花色素基因(Cryptochrome)RNAi表达载体构建与转化水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