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坚果类(壳果类)论文--栗论文

锥栗若干生物学问题研究

目录第1-8页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缩写词第15-16页
前言第16-27页
 1 锥栗资源与发展概况第16页
 2 研究背景第16-26页
   ·有关锥栗研究概况第16-18页
   ·果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8-21页
   ·果实发育研究进展第21-23页
   ·蛋白质组学研究第23-26页
 3 本研究意义第26-27页
第一章 锥栗果实发育胚胎学研究第27-3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29页
   ·材料第27页
   ·主要试验设备、试剂及所需溶液的配制第27-28页
   ·方法第28-2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9-33页
   ·子房与胚珠构造第29-30页
   ·大孢子的发生第30页
   ·雌配子体形成第30-31页
   ·双受精过程第31页
   ·胚发育和胚乳发育第31-32页
   ·锥栗刺苞外径变化与内部胚发育时间的相关性第32-33页
   ·胚胎发育中异常现象第33页
 3 讨论第33-35页
第二章 锥栗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研究第35-4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5-45页
   ·锥栗果实生长发育物候期及形态变化第35-39页
   ·锥栗果实发育纵横径变化第39-42页
   ·果实纵横径发育与果实重量变化的相关性第42-43页
   ·空苞现象第43-45页
   ·果实生长发育的数学模式第45页
 3 讨论第45-48页
   ·果实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第45-46页
   ·果实纵径、横径生长与果实单果重的关系第46页
   ·生长发育规律与栽培技术的关系第46页
   ·空苞影响因子第46-47页
   ·生长发育数学模型的应用第47-48页
第三章 锥栗果实发育过程刺苞中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研究第48-5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8-52页
   ·材料及处理第48页
   ·测定方法第48-5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2-56页
   ·大量元素的含量变化第52-53页
   ·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第53-54页
   ·各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第54-55页
   ·刺苞与坚果矿质元素含量差异第55-56页
 3 讨论第56-58页
   ·锥栗刺苞发育过程矿质元素变化规律探讨第56-57页
   ·刺苞与坚果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关系第57页
   ·锥栗施肥建议第57-58页
第四章 锥栗果实发育早期特异蛋白研究第58-7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8-63页
   ·化学试剂与仪器第58-59页
   ·蛋白质样品的提取第59页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59-60页
   ·锥栗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第60-61页
   ·差异表达蛋白点质谱鉴定第61-6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3-75页
   ·两种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第63页
   ·不同pH值IPG干胶条的比较第63-66页
   ·质谱结果分析第66页
   ·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的功能分析第66-75页
 3 讨论第75-78页
   ·不同pH范围的IPG胶条的选择第75页
   ·染色方法的选择第75-76页
   ·质谱鉴定技术的应用第76页
   ·影响鉴定结果的关键因素第76-77页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第77页
   ·差异蛋白的功能第77-78页
 4 展望第78-79页
第五章 锥栗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第79-9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9-82页
   ·供试材料第79页
   ·主要仪器、试剂第79-80页
   ·锥栗基因组DNA的提取第80-81页
   ·锥栗基因组DNA的ISSR-PCR扩增反应第81-82页
   ·检测与成像第82页
   ·数据分析第8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2-90页
   ·锥栗基因组DNA的质量第82-83页
   ·ISSR-PCR扩增反应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第83-87页
   ·供试材料的ISSR扩增分析第87-90页
 3 讨论第90-93页
   ·DNA的提取质量第90页
   ·ISSR试验的稳定性及重复性第90-91页
   ·ISSR应用价值第91-93页
第六章 锥栗孢粉学研究第93-10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3-95页
   ·锥栗花粉性状研究材料与方法第93-94页
   ·花粉形态学研究材料与方法第94-9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5-102页
   ·锥栗主要品种花粉若干性状观测比较第95-96页
   ·不同温度对‘白露仔'锥栗花粉萌发的影响第96-97页
   ·赤霉素对‘白露仔'锥栗花粉萌发的影响第97页
   ·硼酸对‘白露仔'锥栗花粉萌发的影响第97-98页
   ·贮藏条件对锥栗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第98-100页
   ·锥栗花粉形态电镜扫描结果比较第100-102页
 3 小结与讨论第102-105页
第七章 关于锥栗空苞形成的影响因子及可能机理探讨第105-109页
 1 空苞发生时期与特点第105页
 2 空苞形成的影响因子第105-106页
 3 空苞发生的可能机理第106-109页
   ·关于品种第106页
   ·关于营养第106-107页
   ·关于授粉受精第107页
   ·关于特异蛋白表达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8页
附录第118-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在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出版著作及参加科研课题情况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洲大蜗牛体内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
下一篇:同位素水文地质学的数学方法及其在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的应用--以黑河和石羊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