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导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敌意收购中目标公司小股东权益保护概论 | 第13-22页 |
第一节 敌意收购概述 | 第13-15页 |
一、敌意收购的概念及与相关概念关系 | 第13页 |
二、敌意收购的历史由来 | 第13-14页 |
三、敌意收购的价值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小股东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一、小股东概述 | 第15-16页 |
二、小股东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第三节 敌意收购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价值选择 | 第19-22页 |
一、效率与公平 | 第19-20页 |
二、敌意收购的效率价值与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公平价值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中外敌意收购中的小股东保护立法实践及问题 | 第22-36页 |
第一节 英国、美国、欧盟关于敌意收购的小股东保护的立法实践及问题 | 第22-32页 |
一、英国关于敌意收购中的小股东保护 | 第22-25页 |
二、美国关于敌意收购中的小股东保护 | 第25-29页 |
三、欧盟关于敌意收购中的小股东保护 | 第29-32页 |
第二节 我国关于敌意收购的小股东保护的立法实践及问题 | 第32-36页 |
一、公司法关于小股东的保护 | 第32-33页 |
二、证券法关于小股东的保护 | 第33页 |
三、收购管理办法关于小股东的保护 | 第33-36页 |
第三章 我国敌意收购中小股东保护缺陷及原因 | 第36-47页 |
第一节 小股东保护缺陷及实践中的体现 | 第36-44页 |
一、收购人信息披露问题 | 第36-38页 |
二、强制要约制度的不健全及证监会要约收购豁免的随意性 | 第38-41页 |
三、目标公司董事会反收购行为限制的问题 | 第41-42页 |
四、目标公司董事会对股东的诚信义务问题 | 第42-43页 |
五、证券法对目标公司小股东受损害的民事赔偿机制缺乏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小股东保护立法缺陷的原因 | 第44-47页 |
一、传统资本多数决的缺陷 | 第44-45页 |
二、立法过于注重原则性与缺乏前瞻性 | 第45页 |
三、股权分布结构 | 第45-46页 |
四、公司治理机制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对我国敌意收购中小股东保护立法的完善建议 | 第47-62页 |
第一节 对收购人的法律规制 | 第48-51页 |
一、信息披露的真实与充分 | 第48-50页 |
二、强制收购要约制度的完善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对目标公司董事会的法律规制 | 第51-55页 |
一、目标公司董事会对股东的诚信义务 | 第51-53页 |
二、目标公司董事会反收购行为的限制 | 第53-55页 |
第三节 加强对目标公司控股股东的规制 | 第55-57页 |
一、控股股东对小股东的注意义务 | 第56-57页 |
二、控股股东对小股东的忠实义务 | 第57页 |
三、控股股东违反诚信义务的民事责任 | 第57页 |
第四节 小股东诉讼救济机制的完善 | 第57-60页 |
一、小股东诉讼条件规定的完善 | 第57-58页 |
二、股东派生诉讼机制的完善 | 第58-59页 |
三、股东直接诉讼机制的完善 | 第59-60页 |
第五节 对证监会权力的约束和规范 | 第60-62页 |
一、证监会职权的定性 | 第60页 |
二、对证监会要约收购豁免决定的救济 | 第60页 |
三、对证监会行使要约收购豁免决定权的限制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