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图表索引 | 第9-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产业转移概况 | 第10-13页 |
| ·国际产业转移的内涵 | 第10页 |
| ·国际产业转移的模式 | 第10-11页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产业转移 | 第11-13页 |
|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及趋势 | 第13-17页 |
|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 | 第13-14页 |
|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 | 第14-17页 |
| 第2章 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理论回顾 | 第17-32页 |
|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回顾 | 第17-19页 |
| ·模块理论回顾 | 第19-21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与不足 | 第21-22页 |
| ·本文的理论基础──模块理论 | 第22-30页 |
| ·模块体系 | 第22-25页 |
| ·模块的概念 | 第22-24页 |
| ·模块设计规则 | 第24页 |
| ·模块操作方法 | 第24-25页 |
| ·模块的经济特征 | 第25-26页 |
| ·模块的价值 | 第25-26页 |
| ·模块的成本 | 第26页 |
| ·模块的组织特征 | 第26-30页 |
| ·模块组织体系 | 第26-28页 |
| ·模块组织模式效率比较 | 第28-30页 |
| ·模块化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 | 第30-32页 |
| 第3章 计算机产业的国际转移研究 | 第32-44页 |
| ·计算机产业发展脉络:计算机的模块化 | 第34-37页 |
| ·计算机产业国际转移研究 | 第37-44页 |
| ·美国计算机产业发展模式 | 第40-41页 |
| ·日本计算机产业发展模式 | 第41-42页 |
| ·中国台湾计算机产业发展模式 | 第42-44页 |
| 第4章 计算机产业的国际转移分析──与整合型产业的比较 | 第44-55页 |
| ·汽车产业国际转移特征 | 第45-47页 |
| ·全球生产 | 第45-46页 |
| ·全球销售 | 第46页 |
| ·全球采购 | 第46页 |
| ·全球研发 | 第46页 |
| ·亚洲战略 | 第46-47页 |
| ·计算机产业国际转移比较分析 | 第47-55页 |
| ·产业结构特征差异 | 第48页 |
| ·产业转移驱动力差异 | 第48-49页 |
| ·产业转移方式差异 | 第49-53页 |
| ·产业贸易程度差异 | 第53页 |
| ·竞争力提升程度差异 | 第53-55页 |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55-60页 |
| ·国家政府层面 | 第55-58页 |
| ·区域层面 | 第58页 |
| ·企业层面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