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23页 |
·班级文化建设概述 | 第8-15页 |
·班级文化的内涵 | 第8-11页 |
·高校班级文化的特征 | 第11-12页 |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12-15页 |
·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当前国际范围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 | 第15-16页 |
·我国当前对班级文化的研究状况 | 第16-18页 |
·研究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 第18-22页 |
·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 | 第18页 |
·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是开展高校德育的重要“阵地” | 第18-19页 |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是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保障 | 第19-22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2-23页 |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2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23-37页 |
·调查研究的范围和采用的技术方法 | 第23-24页 |
·样本的基本情况 | 第23页 |
·问卷的结构和所采用的技术方法 | 第23-24页 |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大连理工大学5个班级为例 | 第24-30页 |
·班级凝聚力的调查 | 第24-25页 |
·人际关系的调查 | 第25页 |
·班级成员团结协作精神的调查 | 第25-26页 |
·辅导员在班级建设中的工作情况调查 | 第26-27页 |
·班级活动开展状况的调查 | 第27-28页 |
·学生干部的调查 | 第28-29页 |
·网络的调查 | 第29-30页 |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4页 |
·班级凝聚力有待于增强 | 第30页 |
·忽视大学宿舍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第30-31页 |
·忽视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 第31-32页 |
·辅导员没有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建设“引导者”的作用 | 第32页 |
·班级文化活动的开展过于形式 | 第32-33页 |
·对班级学生干部的培养停留在表面 | 第33页 |
·学分制条件下班级文化建设的新问题 | 第33-34页 |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7页 |
·社会因素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 | 第34-35页 |
·家庭因素对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 | 第35页 |
·学校因素对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 | 第35-36页 |
·班级成员自身因素对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 | 第36-37页 |
3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 | 第37-49页 |
·进一步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 | 第37-41页 |
·重视班级学生干部的培养,增强班级凝聚力 | 第37-39页 |
·开展多样、丰富的班级活动,强化班级向心力 | 第39-40页 |
·营造健康融洽的班级心理环境,形成班级感召力 | 第40-41页 |
·充分发挥辅导员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第41-44页 |
·形成正确的班集体舆论 | 第41-42页 |
·协调好班级里的竞争与合作 | 第42-43页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 第43-44页 |
·树立良好班风,带动校风建设的开展 | 第44-49页 |
·根据大学生班级的年级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班风建设 | 第44-45页 |
·发挥学生在班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增强班风建设的实效性 | 第45-47页 |
·以学风建设为核心,优化班风建设 | 第47页 |
·以良好班风促进整个校风建设的开展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A 大学生班级情况调查问卷 | 第52-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