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NAT之后的主机之间互联的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IP地址匮乏问题研究 | 第14-27页 |
·下一代网络 NGN | 第14-15页 |
·NGN的发展 | 第15-16页 |
·软交换技术 | 第16-18页 |
·IP地址 | 第18-20页 |
·IP地址匮乏问题研究 | 第20-26页 |
·本章小节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基于 TCP的新穿越模式设计 | 第27-43页 |
·NAT分类 | 第27-33页 |
·基础 NAT与 NAPT | 第27-30页 |
·锥形 NAT与对称NAT | 第30-33页 |
·NAT带来的问题 | 第33-34页 |
·现有穿越 NAT方式研究 | 第34-38页 |
·穿越 NAT方式性能比较与分析 | 第38-40页 |
·新穿越方式的总体设计 | 第40-42页 |
·传输控制协议 | 第40-41页 |
·TCP代理方式的总体设计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TCP代理方法的具体设计与实现 | 第43-65页 |
·判断用户状态的设计 | 第44-49页 |
·用户分类 | 第44-45页 |
·模块结构 | 第45页 |
·程序模块设计 | 第45-49页 |
·消息处理模块 | 第49-52页 |
·寻找合适代理 | 第52-58页 |
·DHT算法 | 第52-55页 |
·对于服务端功能的设计 | 第55-57页 |
·对于客户端功能的设计 | 第57-58页 |
·连接池模块 | 第58-60页 |
·数据传送模块 | 第60-62页 |
·正确性测试与评价 | 第62-64页 |
·本章小节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页 |
硕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