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前言 | 第7-22页 |
(一) 学习策略的概念 | 第8-10页 |
(二)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1、对学习策略结构的探讨 | 第10-12页 |
2、学习策略的测量 | 第12-14页 |
3、学习策略的影响因素 | 第14-19页 |
4、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 | 第19-21页 |
(三) 研究方法简介 | 第21-22页 |
二、内地西藏班(校)高中生学习策略研究结果分析 | 第22-38页 |
(一) 个人统计学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33页 |
1、性别因素 | 第22-23页 |
2、年级因素与年龄因素 | 第23-27页 |
3、学校因素 | 第27-28页 |
4、民族因素 | 第28-29页 |
5、家庭因素 | 第29-33页 |
(二) 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8页 |
1、文化因素 | 第33-35页 |
2、制度因素 | 第35页 |
3、教师的因素 | 第35-36页 |
4、学校的因素 | 第36页 |
5、家庭的因素 | 第36-37页 |
6、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 第37-38页 |
三、对内地西藏班(校)进行学习策略教育的对策建议 | 第38-43页 |
(一) 学习策略教育的原则 | 第38-40页 |
第一,切实树立知识与方法并重的教育思想,方法教育切忌点到为止 | 第38页 |
第二,学习策略教育需要教育与监督并重 | 第38-39页 |
第三,充分发挥西藏文化、藏语文等学习内容的载体功能 | 第39页 |
第四,学习策略的教育不能和各个学科相脱离 | 第39页 |
第五,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实行因材施教 | 第39-40页 |
第六,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 | 第40页 |
(二) 学习策略教育的策略 | 第40-43页 |
1、方法指导策略 | 第40页 |
2、动机激发策略 | 第40-41页 |
3、习惯养成策略 | 第41页 |
4、情绪调控策略 | 第41页 |
5、情境创设策略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附录一 | 第47-51页 |
附录二: | 第51-52页 |
附录三: | 第52-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时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