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妇产科论文--妇科病论文

建国以来不同年代崩漏证候认识的比较研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文献综述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崩漏专辑》有关肾与崩漏关系观点评述第15-23页
前言第23-25页
第一部分 崩漏辨证论治认识规律的现代研究概况第25-29页
 1 崩漏概念简述第25-26页
 2 崩漏辨证论治的研究概况第26-29页
   ·直接辨证治疗第26页
   ·以某方为主辨证治疗第26-27页
   ·按出血期和非出血期辨证治疗第27页
   ·按年龄段辨证治疗第27-28页
   ·按月经周期辨证治疗第28-29页
第二部分 资料和方法第29-42页
 1 资料第29-33页
   ·检索对象第29页
   ·资料收集方法第29-32页
   ·资料处理第32-33页
 2 研究方法第33-42页
   ·数据预处理第33-39页
   ·证候计量方法第39-40页
   ·证候合并第40-41页
   ·六个年代总和后各证候所占的百分比第41页
   ·数据库建立第41页
   ·研究结果组成第41-42页
第三部分 结果第42-58页
 1 定性优先条件下,不同年代各证候计分的百分比及其动态变化第42-49页
   ·50年代各证候计分的百分比第42-43页
   ·60年代各证候计分的百分比第43-44页
   ·70年代各证候计分的百分比第44-45页
   ·80年代各证候计分的百分比第45-46页
   ·90年代各证候计分的百分比第46-47页
   ·2000~2005年各证候计分的百分比第47-48页
   ·不同年代各证候计分的百分比动态变化第48-49页
 2 定位优先条件下,不同年代各证候计分的百分比及其动态变化第49-56页
   ·50年代各证候计分的百分比第49-50页
   ·60年代各证候计分的百分比第50-52页
   ·80年代各证候计分的百分比第52-53页
   ·90年代各证候计分的百分比第53-54页
   ·2000~2005年各证候计分的百分比第54-55页
   ·定位优先条件下,不同年代各证候计分的百分比动态变化第55-56页
 3 定性优先条件下,六个年代总和后各证候所占的百分比第56-57页
 4 定位优先条件下,六个年代总和后各证候所占的百分比第57-58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58-65页
 1 建国以来六个年代总和后崩漏的主要证候构成第58-60页
 2 建国以来不同年代中医对崩漏证候认识的动态变化第60-61页
   ·证候的动态变化第60页
   ·主要证候构成的动态变化第60-61页
 3 建国以来不同年代中医对崩漏证候认识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第61-64页
   ·血瘀第61-62页
   ·阴虚第62页
   ·肾虚第62-64页
   ·气虚第64页
   ·血虚第64页
   ·血热第64页
 4 建国以来六个年代总和后崩漏的主要证候构成与90年代、2000~2005年崩漏的主要证候构成比较第64-65页
结论和展望第65-69页
 1 结论第65-68页
 2 创新性第68页
 3 不足和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76页
个人简历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两个汉译本差异研究--从“改写”理论的角度
下一篇:内地西藏班(校)高中生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