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生态课程观照下的语文课程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前言第9-13页
第一节 生态课程观概述第13-24页
 一、生态课程观的演进第13-17页
  1. 农业文明时期第13-14页
  2. 工业文明时期的生态课程思想第14-15页
  3. 生态文明时期的生态课程思想第15-17页
 二、生态课程观的提出第17页
 三、生态课程观的内涵第17-24页
  (一) 生态课程观的生态学依据第17-19页
   1. 强调自然生命的价值第18页
   2. 强调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第18页
   3. 强调动态平衡性第18页
   4. 强调可持续发展第18-19页
  (二) 生态课程观的内涵第19-24页
   1. 生态观照下的课程目标第19-20页
   2. 生态观照下的课程内容第20-21页
   3. 生态观照下的课程实施第21-22页
   4. 生态观照下的课程评价第22-24页
第二节 生态课程观在语文课程教育中的应用依据和意义第24-27页
 (一) 生态课程在语文课程教育中的应用依据第24-25页
  1. 生态现象存在语文课程教育中第24页
  2. 语文课程生态观的生成第24-25页
 (二) 生态课程观对构建语文课程的意义第25-27页
第三节 语文课程的生态目标第27-31页
 一、语文课程目标的新视角——生态视角第27-28页
 二、语文课程生态目标的解读第28-31页
  (一) 个人与自身的平衡——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第28-29页
  (二) 个人与自然的亲和——培养人的性格和社会情感的需要第29-30页
  (三) 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第30-31页
第四节 语文课程资源生态整合利用第31-35页
 一、课程资源内涵与生态观第31-32页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生态价值取向第32-33页
 三、语文课程资源生态整合的原则第33-35页
  1. 联系原则——自然之维第33页
  2. 开放原则——生活之维第33-34页
  3. 统合原则——自我之维第34-35页
第五节 语文课程的生态实施第35-48页
 一、尊重生态的个体第35-36页
 二、尊重语文课堂的生态规律第36页
 三、语文生态实施的基本策略第36-48页
  (一) 过程——体验式第36-40页
  (二) 问题——探究式第40-42页
  (三) 情境——陶冶式第42-48页
第六节 语文课程的生态评价第48-54页
 (一) 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问题第48-49页
 (二) 语文课程生态评价的特点第49-50页
 (三) 语文课程生态评价的策略第50-54页
  1. 课程、教学与评价的互动统一第50-51页
  2. 现时判断与前瞻性评价相统一第51-52页
  3. 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统一第52-54页
结语第54-55页
注释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0-61页
后记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随机Gilpin-Ayala竞争模型的渐近性质
下一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可控/“活性”微乳液光聚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