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 理论和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1、理论意义 | 第11页 |
2、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四)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14-15页 |
一、大学校园服饰文化的涵义 | 第15-19页 |
(一) 文化的涵义 | 第15-16页 |
(二) 服饰文化的涵义 | 第16-17页 |
(三) 大学校园服饰文化的涵义 | 第17-19页 |
二、大学校园服饰文化的现状 | 第19-23页 |
(一) 追求标新立异,突出个性化 | 第19-20页 |
(二) 崇尚时尚潮流,凸显现代化 | 第20-21页 |
(三) 关注群体效应,趋向从众性 | 第21-23页 |
三、大学校园服饰文化映射出的学生价值观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3-30页 |
(一) 存在问题 | 第23-27页 |
1、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 第23-24页 |
2、娱乐主义的价值观 | 第24-26页 |
3、拜金主义的价值观 | 第26-27页 |
(二) 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1、高校全面教育内容的失衡 | 第27-28页 |
2、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迷茫 | 第28-29页 |
3、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缺位 | 第29-30页 |
四、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校园服饰文化 | 第30-42页 |
(一)大学校园服饰文化建设的依据 | 第30-33页 |
1、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关理论 | 第30-31页 |
2、各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 | 第31-32页 |
3、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 第32-33页 |
(二)建设新型校园服饰文化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33-42页 |
1、以发展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为最终目的 | 第33-35页 |
2、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第35页 |
3、采取全方位入手的有效途径 | 第35-42页 |
注释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