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EP-LCA的三峡库区船舶绿色度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本课题的研究状况 | 第10-15页 |
·绿色船舶及绿色度的概念 | 第10-11页 |
·绿色船舶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 | 第13-15页 |
·目前船舶绿色度评价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三峡库区船舶特性分析及污染物排放标准 | 第16-26页 |
·三峡库区环境状况与船舶航运现状 | 第16-21页 |
·气象与水文 | 第16-17页 |
·长江、三峡库区航道及通航情况 | 第17-19页 |
·三峡库区航运现状 | 第19-20页 |
·三峡库区船舶特性分析 | 第20-21页 |
·三峡库区船舶污染物排放现状及国家标准 | 第21-25页 |
·三峡库区船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船舶绿色度生命周期环境经济性能评价体系 | 第26-37页 |
·基于EEP-LCA的绿色度评价体系解析 | 第26-28页 |
·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6-27页 |
·评价指标结构的确立 | 第27-28页 |
·EEP-LCA评价体系中评价目标的确定 | 第28-29页 |
·评价标准的选择 | 第29-30页 |
·评价范围与系统边界的确定 | 第30-32页 |
·EEP-LCA评价体系的评价数据 | 第32-33页 |
·评价数据的要求 | 第32页 |
·数据的分类 | 第32-33页 |
·评价数据的来源分析 | 第33页 |
·清单分析及影响评价 | 第33-36页 |
·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清单分析中数据收集的准备 | 第35页 |
·数据计算的程序 | 第35-36页 |
·清单分析结果 | 第36页 |
·影响评价及标准的制定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船舶绿色度评价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37-45页 |
·与评价有关的概念和定义 | 第37-38页 |
·船舶绿色度评价的三维结构模型 | 第38-39页 |
·船舶绿色度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 | 第39-41页 |
·微观层次结构评价模型 | 第39-40页 |
·宏观层次结构评价模型 | 第40-41页 |
·综合评价模型 | 第41页 |
·船舶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 | 第41-42页 |
·船舶拆卸回收经济性分析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方法的船舶绿色度计算 | 第45-62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5-47页 |
·常用评价方法简介 | 第45-46页 |
·船舶绿色度评价方法的要求与选择 | 第46-47页 |
·船舶绿色度评价的数学模型 | 第47-48页 |
·FUZZY-AHP方法的步骤 | 第48-58页 |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第49-50页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50-52页 |
·判断矩阵的求解及其一致性检验 | 第52-56页 |
·建立各指标的隶属度 | 第56-58页 |
·综合评价 | 第58页 |
·评价方法应用举例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