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论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理论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3页
   ·研究背景与实际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课题来源与主要内容第12-13页
第二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的理论基础第13-21页
   ·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的理论渊源第13-15页
     ·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人”与“自然”第13页
     ·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的批判前提第13-15页
   ·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的思维逻辑第15-19页
     ·理论逻辑基点第15-16页
     ·变革传统哲学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第16-17页
     ·感性活动原则和“实践”思维的出现与发展第17-19页
   ·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研究的方法论第19-21页
     ·系统分析方法第19页
     ·社会分析方法第19-20页
     ·历史分析方法第20页
     ·“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方法第20-21页
第三章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理论的体系构架第21-29页
   ·从本体论上看,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第21-23页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第21-22页
     ·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第22-23页
   ·从实践论上看,人与自然是对象性关系,表现为物质变换第23-27页
     ·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是对象性关系第23-25页
     ·从自然循环上看,人与自然关系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第25-27页
   ·从其现实性上看,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第27-29页
     ·人与自然关系背后隐藏的是人与人的关系第27-28页
     ·人与自然充分和谐的理想状态是共产主义社会第28-29页
第四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优越性的彰显第29-36页
   ·人类中心主义的梦魇第29-31页
   ·科学技术万能论的迷雾第31-33页
     ·科学技术万能论的辩证分析第31-32页
     ·马克思对科技异化的揭露与批判第32-33页
   ·西方主流经济学和发展观的误区第33-36页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谬误第33-34页
     ·西方主流发展观的误导第34-36页
第五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在当代的升华第36-44页
   ·拓展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视域,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生态意识第36-37页
     ·认清资本主义本质,拓展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视域第36-37页
     ·运用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第37页
   ·用“生态人”取代“经济人”,构建新的生态经济学理论第37-39页
   ·用法制去规范科技的使用,使科技成为“天使”而非“魔鬼”第39-41页
     ·规范科学技术的使用,应先规范法制第39-40页
     ·发展“绿色科技”,使科技扬其善而去其恶第40-41页
   ·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经济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充分和谐第41-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主桁连续钢桁梁桥车桥振动分析
下一篇:基于MSP430的质子旋进磁力仪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