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10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6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6-7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7页 |
(四)基本思路 | 第7-10页 |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原生态雏形 | 第10-14页 |
(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二) 毛泽东革命转变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 第12-13页 |
(三) 新民主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联系 | 第13-14页 |
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嬗变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与曲折 | 第14-20页 |
(一)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与成熟 | 第14-16页 |
(二)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第16-17页 |
(三)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嬗变的表现 | 第17-18页 |
(四) 放弃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原因 | 第18-20页 |
三、文革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两条不同路径 | 第20-26页 |
(一) 主流社会主义思想的极“左”倾向 | 第20-23页 |
(二) 被斥为异端的“非主流社会主义”的可贵探索 | 第23-26页 |
四、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探索与提升 | 第26-30页 |
(一) 新时期的转折点 | 第26-27页 |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 第27-28页 |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第28-29页 |
(四)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社会主义所有制 | 第29-30页 |
五、结语 | 第30-32页 |
(一) 集体智慧的价值 | 第30页 |
(二) 特色理论与民族复兴 | 第30-32页 |
注释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