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引言 | 第5页 |
第一章 跨国并购浪潮 | 第5-11页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现状及垄断威胁 | 第5-9页 |
一、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法国达能并购娃哈哈案”为例分析 | 第5-7页 |
二、 跨国并购中的垄断风险 | 第7-9页 |
(一) 跨国公司的“斩首”策略 | 第7-8页 |
(二) 跨国并购与民族品牌的消失 | 第8-9页 |
第二节 跨国并购与垄断的关系及规制的必要性 | 第9-11页 |
一、跨国并购中的垄断 | 第9页 |
二、三种类型并购的垄断规制 | 第9-11页 |
第二章 垄断性跨国并购的分析 | 第11-16页 |
第一节 垄断性跨国并购的认定标准分析 | 第11-15页 |
一、界定相关市场——苏泊尔并购案 | 第11-12页 |
二、衡量市场集中度 | 第12-13页 |
三、考虑市场进入壁垒 | 第13页 |
四、认定垄断的豁免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垄断性跨国并购的认定程序分析 | 第15-16页 |
一、主管机关设置 | 第15页 |
二、申报审查程序 | 第15-16页 |
第三章 跨国并购的反垄断单边规制及国际协调 | 第16-20页 |
第一节 跨国并购反垄断单边规制------以美国为例 | 第16-18页 |
一、由结构控制到行为控制模式 | 第17页 |
二、对“相关市场”的界定日趋开放——波音与麦道合并案 | 第17-18页 |
三、立法着眼点的转变 | 第18页 |
第二节 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域外适用 | 第18-20页 |
第三节 WTO 框架下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际协调 | 第20页 |
第四章 建立我国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思考 | 第20-29页 |
第一节 我国现行反垄断立法的评析 | 第21页 |
第二节 我国反垄断规制的实体规定分析 | 第21-25页 |
一、相关市场和垄断状态认定 | 第21-22页 |
二、反垄断法规制的基本原则确立 | 第22-23页 |
(一) 国民待遇原则及例外 | 第22-23页 |
(二) 符合产业政策原则 | 第23页 |
三、反垄断规制的域外适用和豁免 | 第23-25页 |
(一) 我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效果原则 | 第23-24页 |
(二) 建立我国反垄断域外适用的国际合作机制 | 第24页 |
(三) 确立豁免原则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我国反垄断规制的程序规定分析 | 第25-29页 |
一、合并申报标准 | 第25-26页 |
(一) 申报条件 | 第25-26页 |
(二) 申报内容 | 第26页 |
二、事前审查与事后审查共用制度 | 第26-28页 |
(一) 审查范围 | 第26-27页 |
(二) 审查期限 | 第27-28页 |
三、建立独立的反垄断机构 | 第28-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