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企业内部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台湾IT产业上市企业的实证
目录 | 第1-7页 |
图目录 | 第7-8页 |
表目录 | 第8-13页 |
中文摘要 | 第13-15页 |
英文摘要 | 第15-17页 |
1. 绪章 | 第17-37页 |
·研究背景 | 第17-27页 |
·研究问题 | 第27-29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29-33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研究思路 | 第30-33页 |
·研究创新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2. 理论评述 | 第37-103页 |
·集团企业定义 | 第37-38页 |
·集团企业形成的原因与动机 | 第38-41页 |
·台湾集团企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 第40-41页 |
·集团企业组织内部的控制机制 | 第41-48页 |
·集团企业控制机制与交易成本的关系 | 第46-47页 |
·集团企业与子企业间管理机制关系因素 | 第47-48页 |
·企业多元化理论 | 第48-60页 |
·多元化之意涵 | 第49-50页 |
·多元化动机 | 第50-52页 |
·多元化方向 | 第52-56页 |
·多元化进入模式 | 第56-60页 |
·资源基础理论 | 第60-73页 |
·资源基础之内涵 | 第63-66页 |
·资源之分类 | 第66-68页 |
·互补性资产的范畴 | 第68-69页 |
·知识资源与资产资源 | 第69-71页 |
·组织资源与创业绩效的关系 | 第71页 |
·资源类型对多元化型态之影响 | 第71-72页 |
·资源类型与多元化进入模式 | 第72-73页 |
·内部创业相关理论 | 第73-84页 |
·内部创业的定义 | 第74-76页 |
·内部创业的精神 | 第76-77页 |
·内部创业组织型态 | 第77-82页 |
·内部创业精神和绩效关系 | 第82-84页 |
·集团企业内部创业与创新 | 第84-93页 |
·创业导向 | 第84-85页 |
·企业层次的创业导向 | 第85-86页 |
·企业创业的几个模型 | 第86-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94-103页 |
3. 研究模型与假设 | 第103-144页 |
·问题描述 | 第103-106页 |
·集团企业发展策略与变量 | 第106-107页 |
·多元化 | 第106-107页 |
·企业外部环境变量 | 第107-115页 |
·高科技产业的特性 | 第107-110页 |
·市场竞争性 | 第110-112页 |
·产业生命周期 | 第112-115页 |
·策略变量 | 第115-116页 |
·竞争策略 | 第115-116页 |
·内部组织变量 | 第116-133页 |
·策略性资源 | 第116-119页 |
·团队组织 | 第119-121页 |
·核心能力 | 第121-124页 |
·绩效评核 | 第124-125页 |
·产品 | 第125-130页 |
·竞争策略 | 第130-131页 |
·市场 | 第131-132页 |
·控制 | 第132页 |
·人力资源 | 第132-133页 |
·理论分析与设计模型及各项变量 | 第133-138页 |
·理论分析 | 第133-137页 |
·设计模型及各项变量 | 第137-138页 |
·本章小结 | 第138-139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39-144页 |
4. 案例研究 | 第144-162页 |
·问题描述 | 第144-145页 |
·宏碁集团发展简介 | 第145-149页 |
·鸿海集团发展简介 | 第149-151页 |
·台塑集团发展简介 | 第151-154页 |
·案例研究讨论 | 第154-157页 |
·多元化发展策略与竞争策略 | 第155-156页 |
·内部创业模式 | 第156页 |
·各集团创办人交棒方式 | 第156-157页 |
·案例对本研究之借鉴 | 第157-161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61-162页 |
5. 测量工具设计与完善 | 第162-179页 |
·探测性问卷设计流程 | 第162-163页 |
·确定影响因素及相关测项 | 第163-164页 |
·设计探测性问卷 | 第164-165页 |
·讨论检测测项的效果 | 第164-165页 |
·确定相关控制变量的其它内容 | 第165页 |
·初试问卷调查及检验 | 第165-167页 |
·探测性问卷内容安排 | 第165-166页 |
·探测性问卷的发放与资料收集 | 第166-167页 |
·探测性问卷的资料分析方法处理与结果 | 第167-178页 |
·叙述性统计分析 | 第167-174页 |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174-177页 |
·其它发现问题之修正 | 第177-178页 |
·形成正式调查问卷 | 第178页 |
·本章小结 | 第178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78-179页 |
6. 正式问卷调查实施与回收样本分析 | 第179-197页 |
·选择数据取样来源 | 第179-180页 |
·选取邮寄问卷调查表的对象 | 第179-180页 |
·确定抽样范围 | 第180页 |
·正式问卷调查表数据资料收集 | 第180-182页 |
·数据处理与样本特征分析 | 第182-189页 |
·问卷来源有效性检验 | 第182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182-189页 |
·样本特征分析 | 第189-196页 |
·公司行业状况 | 第189-192页 |
·母公司行业状况 | 第192-194页 |
·受访者基本数据 | 第194-196页 |
·本章小结 | 第196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96-197页 |
7. 假设检验 | 第197-225页 |
·数据质量分析 | 第197-209页 |
·数据的可靠性分析 | 第197-198页 |
·叙述性统计分析 | 第198-204页 |
·母公司与子公司产业归属相似度分析 | 第204-209页 |
·内部创业运作之重要性分析 | 第209-216页 |
·变异数分析(ANOVA) | 第216-2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224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24-225页 |
8. 结论与讨论 | 第225-247页 |
·主要的研究结论讨论 | 第226-234页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34-241页 |
·理论的创新 | 第234-239页 |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239-240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240-241页 |
·意涵与启示 | 第241-245页 |
·解决集体跳槽现状 | 第241-243页 |
·提倡「内部创业」促使经济更加繁荣 | 第243-244页 |
·对 IT产业企业多元化的启示 | 第244-245页 |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第245页 |
·本章小结 | 第245-246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46-247页 |
参考文献 | 第247-260页 |
附录 | 第260-267页 |
后记 | 第267-2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