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一、顾炎武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顾炎武旅游的时代背景与个人身世 | 第10-14页 |
(一) 遗民旅游的时代背景 | 第10-12页 |
(二) 顾炎武的个人身世 | 第12-14页 |
三、顾炎武出游的现实原因 | 第14-20页 |
(一) 避征避荐,力保名节 | 第14-15页 |
(二) 家难迭起,豪族构罪行刺 | 第15-16页 |
(三) 联络声气、结交异士 | 第16-17页 |
(四) 北方物资低廉更易生活 | 第17-18页 |
(五) 著书立说之需要 | 第18-20页 |
四、顾炎武一生的游历经过 | 第20-48页 |
(一) 第一阶段:青年时期,以昆山、唐市为中心 | 第20页 |
(二) 第二阶段:明亡前后的抗清避难之游 | 第20-23页 |
(三) 第三阶段,卜居南京,游历江南,联络抗清义士,关注形势变化 | 第23-25页 |
(四) 第四阶段:山东游历期,章丘桑家庄 | 第25-29页 |
(五) 第五阶段,关中游历期,以访学交游著述为主 | 第29-48页 |
五、顾炎武旅游行为研究 | 第48-53页 |
(一) 传统文人旅游 | 第48-49页 |
(二) 顾炎武的旅游观 | 第49-53页 |
1、从“以游为隐”到“以游为业” | 第49-50页 |
2、实用主义旅游观 | 第50-53页 |
六、顾炎武旅游的影响及意义 | 第53-59页 |
(一) 旅行中的交游学侣 | 第54-56页 |
(二) 亭林与清代金石学 | 第56-58页 |
(三) 亭林与清代舆地学 | 第58-59页 |
七、综述 | 第59-62页 |
(一) 开清代考据学之风 | 第59-60页 |
(二) 启有清经世致用之学 | 第60页 |
(三) 发民族精神之大义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
著作年谱 | 第62-63页 |
顾炎武交游年表 | 第63-64页 |
参考书目 | 第64-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