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 ·当前社会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 | 第9-10页 |
| ·当前师范生的信息素养现状 | 第10-11页 |
| ·混合学习---将传统学习的优势和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相结合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文献研究法 | 第16-17页 |
| ·行动研究法 | 第17页 |
| ·问卷调查与访谈法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混合学习用于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相关理论 | 第18-32页 |
| ·相关概念阐释 | 第18-25页 |
| ·混合学习 | 第18-21页 |
| ·信息素养 | 第21-22页 |
| ·师范生信息素养 | 第22-25页 |
| ·相关学习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 第25-32页 |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第26页 |
| ·建构主义关于“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 第26-28页 |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 第28-32页 |
| 第三章 用于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混合学习方案分析与设计 | 第32-45页 |
| ·现代教育技术——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主阵地 | 第32-33页 |
|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方案设计 | 第34-45页 |
| ·学习者分析 | 第34-35页 |
| ·学习目标设计 | 第35-36页 |
| ·学习内容设计 | 第36-37页 |
| ·学习组织形式设计 | 第37-39页 |
| ·学习方法设计 | 第39-41页 |
| ·网络学习资源分析 | 第41-42页 |
| ·学习评价方式设计 | 第42-45页 |
| 第四章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方案的实践研究 | 第45-65页 |
| ·混合学习实践方案设计 | 第45-56页 |
| ·分析学习对象 | 第45-47页 |
| ·选择学习内容 | 第47-49页 |
| ·确定学习组织形式 | 第49-50页 |
| ·确定学习方法 | 第50-52页 |
| ·设计网络学习资源 | 第52-53页 |
| ·开发《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学习资源 | 第53-55页 |
| ·确定学习评价方式 | 第55-56页 |
| ·方案实施 | 第56-61页 |
| ·学习过程 | 第56-60页 |
| ·中期访谈 | 第60-61页 |
| ·学习效果分析 | 第61-65页 |
| ·期末学生作业分析 | 第61-62页 |
| ·后期问卷调查分析 | 第62-65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第65-71页 |
| ·研究总结 | 第65-67页 |
| ·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 第67-69页 |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69-70页 |
| ·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附录一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前期调查问卷 | 第73-76页 |
| 附录二 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前测分析表 | 第76-77页 |
| 附录三 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前后测对照分析表 | 第77-78页 |
| 附录四 学生多媒体课件评价量规 | 第78-79页 |
| 附录五 学生信息化教案评价量规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