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的大气环境承载力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5-16页 |
第2章 城市交通环境容量及环境承载力的基本理论 | 第16-33页 |
·城市交通环境容量内涵及分类 | 第16-21页 |
·城市交通环境容量的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城市交通环境容量分类 | 第18-21页 |
·城市交通大气环境容量的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24页 |
·城市交通大气环境容量的特性 | 第21-22页 |
·城市交通大气环境容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24页 |
·交通环境承载力基本概念 | 第24-30页 |
·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 第24-26页 |
·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分类 | 第26-29页 |
·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与城市交通环境容量关系 | 第29页 |
·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的特性 | 第29-30页 |
·城市交通大气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城市交通的大气环境容量量化研究 | 第33-42页 |
·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的常用计算模型 | 第33-35页 |
·城市尺度的交通大气环境容量计算 | 第35-41页 |
·城市交通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模型选取 | 第35-36页 |
·单箱模型及其改进模型 | 第36-37页 |
·交通大气环境容量模式 | 第37-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城市道路交通大气环境承载力量化研究 | 第42-57页 |
·宏观层面的道路交通大气环境承载力 | 第42-44页 |
·中观层面的道路交通大气环境承载力 | 第44-56页 |
·研究现状 | 第44-45页 |
·中观交通大气环境承载力概念及研究思路 | 第45-46页 |
·研究区的区域划分 | 第46-47页 |
·排放源强与污染浓度的数学模型 | 第47-51页 |
·排放源强与交通流量的数学模型 | 第51-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成都市交通大气环境容量及承载力计算 | 第57-77页 |
·成都市交通发展及污染概况 | 第57-60页 |
·成都市交通发展现状 | 第57-59页 |
·成都市交通大气污染现状 | 第59-60页 |
·成都市交通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 | 第60-61页 |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60-61页 |
·交通大气环境容量计算 | 第61页 |
·成都市道路交通大气环境的宏观承载力计算 | 第61-62页 |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61页 |
·交通大气环境的宏观承载力计算 | 第61-62页 |
·成都市道路交通大气环境的中观承载力计算 | 第62-76页 |
·研究区域划分 | 第62-63页 |
·机动车污染排放传输矩阵A的确定 | 第63-69页 |
·各区允许面源排放强度的计算 | 第69-70页 |
·各区交通流量承受限值的计算 | 第70-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附录 | 第87-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