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背景 | 第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研究概况 | 第8-9页 |
·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0页 |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基础问题的思考与研究 | 第11-17页 |
·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态度 | 第11页 |
·价值观 | 第11-12页 |
·基本关系 | 第12-13页 |
·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 | 第12页 |
·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的关系 | 第12-13页 |
·数学的价值 | 第13-17页 |
·数学的科学价值 | 第13-14页 |
·数学的文化价值 | 第14-17页 |
第三章 数学课程目标中态度与价值观比较研究 | 第17-20页 |
·美、英、日数学课程目标中态度与价值观概况 | 第17-18页 |
·美国数学课程目标中的态度与价值观 | 第17页 |
·英国数学课程目标中的态度与价值观 | 第17-18页 |
·日本数学课程目标中的态度与价值观 | 第18页 |
·我国中学数学课程目标中的态度与价值观概况 | 第18-19页 |
·国际数学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第四章 高中学生数学态度与价值观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0-35页 |
·调查概况 | 第20页 |
·问卷结果统计 | 第20-30页 |
·数学态度统计 | 第20-22页 |
·数学科学价值统计 | 第22-25页 |
·数学文化价值统计 | 第25-28页 |
·数学态度与价值观总统计 | 第28-29页 |
·相关统计 | 第29-30页 |
·结论与分析 | 第30-35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 第31-35页 |
第五章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建议 | 第35-42页 |
·改变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方法 | 第35-36页 |
·观察法 | 第35-36页 |
·档案袋评价法 | 第36页 |
·数学史是培养学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 第36-37页 |
·数学史能让人更好的理解数学,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 第36-37页 |
·数学史可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 | 第37页 |
·数学史可促进数学美育 | 第37页 |
·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强化数学科学的应用价值 | 第37-40页 |
·注重概念的现实背景,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 第37-38页 |
·多设计与其他学科联系的习题 | 第38-39页 |
·数学建模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有效途径 | 第39-40页 |
·处理好数学文化教育与“双基”教学的关系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