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中储式磨煤机制粉系统控制算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课题背景第10页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制粉系统简介第11-14页
     ·中储式制粉系统的构成第11-13页
     ·中储式制粉系统的运行特点第13-14页
   ·课题难度第14-15页
     ·客观性差第14页
     ·被调量与控制变量关系复杂第14页
     ·影响因素多第14页
     ·动、静态差异大第14-15页
   ·磨煤机制粉系统自动控制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6-17页
     ·模糊控制理论概述第16-17页
   ·论文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模糊控制理论与方法第18-30页
   ·模糊控制技术第18-20页
   ·模糊控制的原理第20-29页
     ·模糊控制理论的数学基础第20-22页
     ·模糊控制器(Fuzzy Controller)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2页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22-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磨煤机制粉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动态特性第30-39页
   ·磨煤机制粉系统的数学模型第30-32页
     ·磨煤机进出口质量方程第30-31页
     ·磨煤机进出口能量方程第31页
     ·磨煤机差压-流量方程第31页
     ·磨煤机入口负压方程第31-32页
   ·磨煤机制粉系统对象特性第32-36页
     ·热风量对磨煤机出口温度的影响第32页
     ·冷风量对磨煤机出口温度的影响第32-33页
     ·给煤量对磨煤机出口温度的影响第33页
     ·热风量对磨煤机入口负压的影响第33页
     ·冷风量对磨煤机入口负压的影响第33-34页
     ·给煤机对磨煤机入口负压的影响第34-35页
     ·热风量对磨煤机负荷的影响第35页
     ·冷风量对磨煤机负荷的影响第35页
     ·给煤量对磨煤机负荷的影响第35-36页
   ·磨煤机制粉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第36-38页
     ·磨煤机入口负压,出口温度和磨煤机负荷的阶跃响应特性第36-38页
     ·控制目的第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磨煤机制粉系统控制方法设计与仿真第39-59页
 引言第39-40页
   ·控制器方案的总体策略设计第40-41页
   ·磨煤机制粉系统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41-49页
     ·针对磨煤机负荷的模糊控制器第41-43页
     ·针对磨煤机出口温度的模糊控制器第43-46页
     ·针对磨煤机入口负压的模糊控制器第46-49页
   ·F-I 复合控制器第49-50页
   ·系统仿真第50-58页
     ·仿真工具第50-51页
     ·仿真模型的实现第51-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成孔径雷达目标回波数据模拟方法研究
下一篇:柴油机掺烧含羟基液体或燃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