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 ·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发展状况 | 第8-9页 |
| ·网络化智能传感器1451 标准的提出 | 第9-11页 |
| ·IEEE1451 标准网络化智能传感器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 ·本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 第2章 IEEE1451 网络化智能传感器标准 | 第15-26页 |
| ·IEEE1451 网络化智能传感器标准概述 | 第15-18页 |
| ·IEEE1451.2 网络化智能传感器主要内容 | 第18-24页 |
| ·IEEE1451.2 网络化智能传感器标准概述 | 第18-19页 |
| ·IEEE1451.2 接口命令规范 | 第19-20页 |
| ·电子数据表格TEDS 规范 | 第20-22页 |
| ·TII 独立智能接口规范 | 第22-24页 |
| ·几个重要的时间参数 | 第24页 |
| ·1451 标准评价 | 第24-26页 |
| 第3章 智能变送器通用开发平台研制 | 第26-43页 |
| ·系统实现的功能 | 第26页 |
| ·STIM 硬件开发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 第26-27页 |
| ·主控芯片LPC2214 介绍 | 第27-28页 |
| ·开发平台硬件电路设计 | 第28-35页 |
| ·电源电路设计 | 第28-29页 |
| ·复位电路设计 | 第29-30页 |
|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 第30页 |
| ·JTAG 接口电路设计 | 第30-31页 |
| ·外部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 第31-32页 |
| ·TEDS 存储电路设计 | 第32-33页 |
| ·热拔插电路设计 | 第33页 |
| ·TII 接口电路设计 | 第33-34页 |
| ·硬件开发平台设计注意事项 | 第34-35页 |
| ·智能变送器模块通用程序设计 | 第35-43页 |
| ·STIM 固件体系架构 | 第35-37页 |
| ·ARM 启动代码 | 第37-38页 |
| ·STIM 即插即用、自动识别 | 第38-39页 |
| ·STIM 固件设计思想总结 | 第39-43页 |
| 第4章 几种智能变送器演示节点的设计 | 第43-58页 |
| ·温度智能变送器模块研制 | 第43-45页 |
| ·温度智能变送器模块总体设计方案 | 第43页 |
| ·传感器的选择及其特点 | 第43-45页 |
| ·人体感应智能变送器模块研制 | 第45-48页 |
| ·人体感应智能变送器模块总体设计方案 | 第45页 |
| ·人体感应传感器及其原理 | 第45-47页 |
| ·人体感应智能变送器模块设计 | 第47-48页 |
| ·地震检波器智能变送器模块研制 | 第48-50页 |
| ·地震智能检波器模块总体设计方案 | 第48-49页 |
| ·检波器原理及其调理电路 | 第49-50页 |
| ·步进电机控制器模块研制 | 第50-53页 |
| ·步进电机控制器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50-51页 |
|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第51-52页 |
| ·步进电机控制模块程序设计 | 第52-53页 |
| ·有毒气体智能变送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3-58页 |
| ·有毒气体智能变送器模块总体设计 | 第53-54页 |
| ·有毒气体传感器选择 | 第54-55页 |
| ·有毒气体智能变送器模块单元电路设计 | 第55-58页 |
| 第5章 系统测试 | 第58-69页 |
| ·通信测试 | 第58-61页 |
| ·节点通信速率测试 | 第58页 |
| ·节点通信状态测试 | 第58-60页 |
| ·网络传感器数据通信测试 | 第60-61页 |
| ·TEDS 电子数据表格演示 | 第61-63页 |
| ·各个变送器模块演示结果 | 第63-69页 |
| ·温度智能变送器演示结果 | 第63-65页 |
| ·地震检波器智能变送器演示结果 | 第65-66页 |
| ·有毒气体智能变送器模块演示结果 | 第66-67页 |
| ·步进电机控制模块控制 | 第67页 |
| ·人体感应变送器演示结果 | 第67-69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69-71页 |
| ·研究工作成果及总结 | 第69页 |
| ·进一步工作建议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摘要 | 第73-75页 |
| ABSTRACT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