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内容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 ·本文的内容 | 第12-13页 |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 ·创新和可延伸之处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15-23页 |
| ·早期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 | 第16-17页 |
|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复兴 | 第17-22页 |
| ·温特劳布(S.Weintraub)的内生货币供给模型 | 第17-18页 |
| ·尼古拉斯.卡尔多(Kaldor .N )的内生货币供给模型 | 第18-19页 |
| ·莫尔(Moore. B. J )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 | 第19页 |
| ·后凯恩斯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 | 第19-22页 |
|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对我国货币供给理论的启示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我国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 | 第23-36页 |
| ·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 | 第23-26页 |
| ·货币供给量及其层次划分 | 第23页 |
| ·货币供给的来源 | 第23-26页 |
| ·我国基础货币影响因素的内生性分析 | 第26-30页 |
| ·对金融机构再贷款的内生性分析 | 第27-28页 |
| ·再贴现的内生性分析 | 第28页 |
| ·公开市场操作的内生性分析 | 第28-29页 |
| ·外汇占款的内生性分析 | 第29-30页 |
|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 | 第30-36页 |
| ·国际收支、汇率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 第30-33页 |
| ·资本流动和基础货币供给量 | 第33-36页 |
| 第四章 我国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分析 | 第36-47页 |
| ·货币乘数分析 | 第36-37页 |
| ·我国货币乘数因素分析 | 第37-42页 |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影响 | 第37-38页 |
| ·现金比率变动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储蓄定期存款比率变动的影响 | 第39页 |
| ·超额准备率变动的影响 | 第39-42页 |
| ·货币乘数的相关因素:货币流通速度的内生性分析 | 第42-47页 |
| ·凯恩斯理论框架下的货币流通速度 | 第43-44页 |
|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分析 | 第44-47页 |
| 第五章 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实证检验 | 第47-52页 |
| ·研究方法 | 第47页 |
| ·数据选择 | 第47页 |
| ·1984-2005 年我国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 | 第47-48页 |
| ·单位根(Unit Root)检验和协整检验 | 第48-49页 |
|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9-50页 |
| ·误差修正模型 | 第50页 |
| ·贡献度分析 | 第50-52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7-58页 |
| 附录 B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