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1章 概述 | 第13-17页 |
·机制的含义 | 第13页 |
·海洋油污损害民事赔偿机制的含义 | 第13-14页 |
·海洋油污损害民事赔偿机制的构成 | 第14-15页 |
·与国际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相关的国际公约 | 第15-16页 |
·燃油公约对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影响 | 第16-17页 |
第2章 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赔偿机制实体性进展分析 | 第17-44页 |
·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赔偿机制第一层——责任制度 | 第17-24页 |
·"船舶" | 第17页 |
·"船舶所有人" | 第17-18页 |
·"油类" | 第18-19页 |
·"污染损害" | 第19-20页 |
·适用范围 | 第20-21页 |
·船舶所有人责任及归责原则 | 第21-22页 |
·责任限制 | 第22-24页 |
·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赔偿机制第二层——保险和财务保证制度 | 第24-26页 |
·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赔偿机制第三层——基金制度 | 第26-28页 |
·其他规定 | 第28-30页 |
·保留条款 | 第28-29页 |
·公约的生效 | 第29-30页 |
·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赔偿机制实体问题综述 | 第30-33页 |
·燃油公约对油污事故关系方的影响 | 第33-44页 |
·对行政主管部门的影响 | 第33-37页 |
·对船东的影响 | 第37-39页 |
·对保险人和财务保证人的影响 | 第39-40页 |
·对被侵权人的影响 | 第40-44页 |
第3章 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赔偿机制程序性进展分析 | 第44-67页 |
·油污损害赔偿案件的举证原则 | 第44-46页 |
·"严格责任制"对举证责任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 第45-46页 |
·油污损害赔偿案件的证据分类 | 第46-53页 |
·人的证据 | 第46-52页 |
·物的证据 | 第52-53页 |
·油污损害赔偿案件中当事方对证据的运用 | 第53-60页 |
·典型案例中的新证据应用 | 第60-67页 |
·可视资料的证据性质 | 第60-61页 |
·可视资料的常见应用 | 第61-64页 |
·可视资料的证明目的 | 第64-65页 |
·可视资料的证明力分析 | 第65-67页 |
第4章 我国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综述 | 第67-71页 |
·我国调整油污损害赔偿的法律框架 | 第67-68页 |
·国际机制的进展对我国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影响 | 第68-71页 |
·有利因素 | 第68-69页 |
·不利因素 | 第69-71页 |
第5章 我国应对国际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策略 | 第71-75页 |
·燃油公约的缔约方式选择 | 第71页 |
·燃油公约的缔约时机选择 | 第71-72页 |
·行政管理准备 | 第72-73页 |
·法律准备 | 第73-75页 |
总结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