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素整理剂的制备及应用工艺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9页 |
| ·织物防皱整理研究概况 | 第7-12页 |
| ·防皱整理的现状 | 第7-8页 |
| ·防皱整理的进展 | 第8-12页 |
| ·丝素整理剂的研究概况 | 第12-16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6-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丝素整理剂的制备 | 第19-41页 |
| ·理论部分 | 第19-22页 |
| ·丝素的来源 | 第19页 |
| ·丝素的结构及性能 | 第19-21页 |
| ·蚕丝的化学组成 | 第19页 |
| ·丝素的分子结构 | 第19-20页 |
| ·丝素的性质 | 第20-21页 |
| ·丝素蛋白质水解原理 | 第21-22页 |
| ·膨化溶解 | 第21页 |
| ·水解原理 | 第21-22页 |
| ·实验部分 | 第22-40页 |
| ·实验药品 | 第22页 |
| ·织物原料 | 第22页 |
|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 ·蚕丝脱胶 | 第22-23页 |
| ·丝素的膨化溶解 | 第23页 |
| ·Ca~(2+)的脱除 | 第23页 |
| ·丝素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 第23-25页 |
| ·酸法 | 第23-24页 |
| ·碱法 | 第24页 |
| ·酶法 | 第24-25页 |
| ·分析测试 | 第25-26页 |
| ·分子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 ·织物折皱回复角 | 第26页 |
| ·整理液的黏度 | 第26页 |
| ·脱色处理 | 第26页 |
| ·酸碱度调节 | 第26页 |
| ·Ca~(2+)的去除 | 第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40页 |
| ·最佳膨化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26-28页 |
| ·酸法的工艺确定 | 第28-33页 |
| ·碱法的工艺确定 | 第33-36页 |
| ·酶法的工艺确定 | 第36-40页 |
| ·本章小节 | 第40-41页 |
| 第三章 丝素整理剂的应用工艺研究 | 第41-53页 |
| ·理论部分 | 第41-42页 |
| ·丝素整理剂整理纯棉织物 | 第41页 |
| ·丝素整理剂整理真丝织物 | 第41-42页 |
| ·交联剂的作用 | 第42页 |
| ·实验部分 | 第42-51页 |
| ·丝素整理剂整理棉织物 | 第42-43页 |
| ·丝素整理剂整理真丝绸织物 | 第43页 |
| ·分析测试 | 第43-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53-55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60页 |
|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 第60页 |